七、里昂壁畫城 Fresque Lyonnais
來里昂,還有一個遍及全城的旅遊重點是壁畫 Fresque Lyonnais。我們從比利時布魯塞爾來,最熟悉的就是布魯塞爾漫畫牆,它們總是能找到建築轉角一小面沒開窗的空白處,照著該處的建築物開窗、線腳、天溝落水與街景,用漫畫維妙維肖地延伸出一棟不存在的新建築,讓漫畫人物在新建築舞台上搞笑演出。類似的壁畫,在里昂也有,不走漫畫風而走較寫實風格,而且遍及全城越畫越多也越大。
里昂的壁畫瘋,其實也只是 20 年左右的事情,其中歐洲馳名的壁畫工作室 CitéCréation 功不可沒,里昂壁畫恐怕有 80% 以上是委託他們創作的,作品也已經超出法國國界到了歐洲其他首都大城們。這些壁畫可不是隨便找東西畫畫就好了,它們能夠在里昂掀起新潮流甚至儼然成為新傳統,不但因為它們精巧多彩而漂亮,也因為壁畫主題時常反映里昂市歷史文化、也常常與所畫的地區之背景息息相關、而且總是以真人比例讓壁畫內容與周邊景觀合而為一,近視重的人要是沒戴眼鏡說不定就不知不覺走進去撞牆了 XD
里昂壁畫們,距離市中心最近的首先可以去索恩河畔,介於紅十字山山腳下和老里昂聖保羅區之間。這裡最大的一整棟壁畫是「里昂名人牆」Le Mur des Lyonnais (Quai St-Antoine/Rue de la Martinière 交叉口),畫上名人除了過去統治里昂的貴族與先賢先哲外,當然還有發明電影的盧米耶兄弟,也有提出電流磁效應「安培右手定則」的安培,還有寫了《小王子》的聖艾修柏里原來也是里昂人,還有法國現代建築之父 Tony Garnier 也站在陽台上和市長一起拿著地圖討論都市設計。
河畔還有充滿書香的「圖書館與作家壁畫」La Fresque de la Bibliothèque de la Cité des Ecrivains en Rhône-Alpes (Quai de la pêcherie/Rue de la Platière 交叉口),每一層樓的大窗都是個書本的大舞台,彷彿整棟大樓就是一間巨大的圖書館,而且這些書本每一本都有名字,作者都是生長在里昂這一帶或曾在此居住創作的作家們。停下腳踏車,地面層就是間明亮的書店咖啡館 Biblio Café,可別就這麼開心地走進去撞牆了。
在索恩河另一岸,有幅平常都會被數擋住、只有嚴冬樹葉掉光時比較清楚的「宿舍中庭牆」 Le Mur de la Cour des Loges (Quai de Bondy/Place Ennemond Fousseret 交叉口),就位在中世紀時義大利商人聚居的老里昂北方聖保羅區,這樣的連續拱廊中庭住宅建築到處都是,其中最大的 Cour des Loges 則是里昂耶穌會總部所在。有趣的是,這幅壁畫上的文藝復興拱廊只是一片畫布,是在現代建築上蓋上文藝復興老畫布?還是把文藝復興老皮囊撤除下來脫胎換骨呢?
在隆河東岸的新區,我們又可以看到一次里昂之光盧米耶兄弟的電影遺續,這也有一整棟「里昂電影牆」Le Mur du Cinéma (Cours Gambetta/Grande Rue de la Guillotière 交叉口),從盧米耶兄弟剛開始電影工作室、第一次公開放映電影的社交場景、以及掛滿了里昂本土電影海報的現代電影院、還有電影後台放映師的工作身影。
不只電影,里昂還有一個戲劇壁畫「莎潘圓環大劇場」Théâtre de Charpennes/La Divine comédie (Rue Gabriel Péri/Cours André Philip 交叉口圓環),位於里昂都會區的鄰近衛星城 Villeurbanne。這個壁畫雖然是大舞台,其實和里昂的戲劇文化或戲劇歷史並無關係,而是從 Villeurbanne 這個小衛星城看里昂歷史,從 18 世紀末的紡織工大暴動、到 19 世紀的交通發展與建設、銅與銀加工業崛起至今的產業發展... 等等,人生如戲,過去汲汲營營地努力糾結的,今日回顧起來都只是舞台上的一場場喜劇。看來,一個大城市裡這麼多個小鄰里,每一個都值得有這麼一幅記載地方簡史的壁畫。
說到織工,在織工聚集的紅十字山丘 Croix-Rousse 上,當然也有「絲綢織工壁畫」Le mur des canuts (Boulevard des Canuts) (Boulevard des Canuts/Rue Denfert-Rochereau 交叉口),在一棟房子上就畫出了紅十字山丘最著名的大階梯地形,栩栩如生地,從不少角度看簡直令人忍不住想爬上去呢。
看完畫中大階梯,回頭穿越個地下道就可以通向真正下坡的 Montée de la Grande Côte,地下道裡還有個小型的「時尚伸展台壁畫」。這看來不是 CitéCréation 的作品?不過也許壁畫在紅十字山丘已經流行起來了,這附近隨便一塊路旁空牆、商家的鐵捲門,往往都有壁畫,風格不一,有的寫實、有的超現實、有的則走街頭塗鴉風。
在較遠的第七區有個已列為古蹟的 Stade de Gerland 足球場,是里昂足球俱樂部 Olympique Lyonnais 的大本營,有一個緬懷法國榮光的「足球場壁畫」La Fresque de Gerland (18 Rue Pierre de Coubertin),整幅壁畫內容都在慶祝 1998 年法國在席丹領軍下得到世界盃足球賽冠軍。可惜此後法國國家對在世界盃就一直起起落落… 今年法國終於揚眉吐氣在小組賽打到積分最高,而且還有里昂出身的本澤馬 Karim Benzema 當先鋒,能不能重現十六年前的光榮呢?
身為里昂市民認同象徵的 Stade de Gerland 足球場,是 20 世紀初的老足球場了,也由里昂之光現代建築師 Tony Garnier 設計。看到 Garnier,也許很多人會聯想到巴黎的「嘉尼葉歌劇院」,事實上那是另外一位早半個世紀的新古典建築師 Charles Garnier,雖然他在國際知名度不太高,但他的前瞻性可比 19-20 世紀知交其他國家的許多知名新建築師還要前衛。要看看 Charles Garnier 的建築世界,就要搭上電車往城東第八區,還會先經過一組四幅的「巴別塔壁畫」Fresques La Tour de Babel, Place Mendès。
這位年輕半個世紀的 Tony Garnier 已經進入了新時代,面臨 19 世紀末工業化與都市化問題,城市擁擠髒亂交通堵塞又密不通風,他率法國之先開始構思未來城市,主要手法就是劃定工業工作、鄰里居住、公共生活、醫療照護、與娛樂等清楚的土地使用區分。這個概念只比對岸英國的「花園城市」晚幾年提出,它所包含的生活面相卻已經比花園城市深入許多。那,Tony Garnier 所勾勒的夢想新城市,長什麼樣子呢?
要看 Tony Garnier 的城市設計藍圖,就要到郊區集合住宅群 Etats Unis 看他的主題博物館 Le musée urbain Tony Garnier (Boulevard des Etats-Unis/Rue des Serpollières 交叉口)。有趣的是,這個博物館並不是什麼室內展示空間,而是個露天博物館!每一棟住宅大樓的側面都大幅畫出了 Garnier 的城市展望藍圖,比關在一層樓的室內博物館裡看些小圖小文件來得過癮多了!
Tony Garnier 受的是 19 世紀傳統法式「布雜」beaux-arts 的美學取向建築訓練,但畢業出山後面對的是 1900s 的時代問題,他除了從傳統美學的建築理念入手外,也另外下工夫研究了都市工程與社會學問題,而綜合提出一個工業化、居住工作分離、公共設施共享、免費公共福利服務的法式烏托邦!
左至右:2. 1900 年代 11. 鐘樓 3. 嘉尼葉的城市願景
首先,經過了 19 世紀工業化已經具體上軌道後,20 世紀城市要更加激進地工業化,要有高效率又可及的工廠分布、要立體化不打結的交通系統、以及最少表面積最高節能效率的垂直能源系統。這個願景很類似現代建築大師科比意提出的明日城市,不過 Garnier 早了二十幾年。
左至右:13. 碼頭規劃 14. 垂直能源系統
再來,這個工業城市的居住,要與烏煙瘴氣又上緊發條的工廠工作區遠離,要有景觀與綠意、要有良好通風與採光、家家戶戶都能同等享用私用花園和公共戶外空間以及好視野,每一家戶本身也是圍繞著自己中庭,讓室內環境與室外自然能夠相通的好環境。這種師法東方風土建築在室內引入室外自然的手法,建築大師萊特在美國做了很多,而 Garnier 提出的時間並不比萊特晚。
左至右:8. 住宅單元 9. 住宅單元室內 7. 共同居住社區
還有,現代都市計畫都知道的,在社區中每一定半徑或行走距離內,都要有學校、公園、醫護站、藝文活動中心、交通站、集會廳、運動場、社區康樂中心等等公共服務設施,這概念 Garnier 也是在 1900s 就提出了,而且畫出來的建築圖和我們今日看到的建築超像!簡直就是有預知未來的天眼通!只是在他的計畫裡市民應該只要步行與公共運輸就能滿足所有移動需求,這點他沒料到私人汽車的壓倒性勝利就是了。
左至右:10. 學校 5. 公共服務設施
另外,除了住宅區的醫護站外,需要特別醫療或心理照護的殘疾貧苦或城市邊緣人,要另劃給他們環境更好更靜謐的一區提供格外的公共照護,而且 Garnier 在這個願景裡面畫出的「醫院」還不是現代這種方盒子大樓醫院,而是像一般獨棟與雙併住宅一樣擁有好環境、好景觀、以及多層次的公共性與私密性,絕不能讓人到了療養院後反而越養心情越差。以這點來說,後世一百多年的市政府與建築師們能做到的也還很少很少。
左至右:16. Grange-Blanche 醫院 12. 健康中心
最後,這個露天博物館展完了 Garnier 的都市願景之後,還邀請了世界各國藝術家來此,各畫一幅各國不同文化想像中的「理想城市」。這一部分的壁畫就很天馬行空地,非常具有馳騁想像的童趣,而且各國多少都流露了該國傳統文化的因子,譬如埃及仍然很有金光閃閃古王國的感覺、印度人仍用傳統圖騰來描繪快樂工作印度人集體生活、墨西哥這太陽之國讓太陽月亮談場戀愛生出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左右逢源的太陽之子。
左至右:19. 埃及理想城市 20. 印度理想城市 21. 墨西哥理想城市
我們在里昂七天的行程,每一天到一個觀光區旅遊時都會順便看看那區的壁畫,最後還留了一整天專門尋訪在觀光區看不到的郊區壁畫,居然最後還是看不完!里昂壁畫有生活也有歷史、有真實也有想像、有知性也有感性、有菁英也有常民、有文化也有娛樂。里昂真是貨真價實的壁畫城,和我去過的布魯塞爾漫畫城、布里斯托塗鴉城,有截然不同的風格,優雅地把里昂城市文化的多種面相整合在一起。壁畫,儼然是里昂的一層縮影,先把里昂玩一圈再來看壁畫,或是先看完壁畫再把里昂玩一圈,兩種方式都能交相印證出源源不絕的心得。
15. 嘉尼葉的足球場作品 Le stade de Gerland
- Dec 15 Thu 2011 21:36
里昂 Lyon:壁畫城 Fresque Lyonnais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