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4. Třebíč 刻苦的溪谷猶太城

布爾諾已經很不像個旅遊景點了,我們的下一站還要往更窮鄉僻壤去:摩拉維亞溪谷小鎮 Třebíč,又一個有點冷門的捷克景點,不過它可是中歐一眾中古猶太聚落中,唯一大致保留到今日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回想起以前去過的布拉格猶太區,就像其它大多猶太城市聚落一般早就被鏟平了,我們現在還能來看看 Třebíč 實屬難得呀。

中歐城市往往有猶太區,而且絕大部分都受到嚴重的歧視,最舉體表現在建築文化遺產上的就是居住的歧視:猶太人很早就被畫出了一塊猶太牢城,規定他們只能住在這裡面而不准搬出去,於是一代代猶太人越生越多也就越來越擁擠狹窄,越死越多墓園就一層層埋成亂葬崗... 就算有些猶太人賺了很多錢,還是沒有尋求更好居住環境的自由,要留在這裡忍受不通風不採光的擁擠社區。

而中歐在 18 世紀奧地利皇帝的新政策下,終於給猶太人解禁給了他們居住遷徙自由,於是有錢猶太人一窩蜂搬出去住豪宅,只留下沒錢的窮苦猶太人留在猶太區,變成名副其實的「猶太貧民窟」,也變成 19 世紀各地都市更新的重點剷除對象。在 Třebíč,雖然幾條主要街道已經拓寬都可以給車走了,但街旁與溪畔的民居建築狀況非常破敗,甚至很多空屋,或是一條走廊可以穿來鑽去走過很多人家門前,這樣子親身走走看,還真能看到許多極端窄小的房間、極端的閣樓加蓋、以及極端的窄陡樓梯通往這些閣樓。這令人回想起了台北市的寶藏巖(而且是 2002 年前還沒被拓寬更新的寶藏巖)。

繼續我們的蜜月踏青旅程(以及接下來的甜蜜犒賞),再往山坡走上去。Třebíč 溪畔低地是生者的猶太社區,而山坡高地這塊神聖土地則是猶太墓園了。這畢竟是座山,儘管猶太墓園仍有範圍限制而葬得滿滿,終究不像布拉格那個城市猶太墓園還得葬到七八層的悲慘狀況,反而這裡的猶太墓園有如蔭綠草與參天古木,今天更成為一片清爽靜謐的城市公園。

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的幾區中,還有一個不是猶太遺產,而是主宰 Třebíč 天際線的 Bazilika svatého Prokopa 聖普羅可巴教堂,前半高聳歌德式、後半沈重仿羅馬。這個天主教堂為什麼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呢?因為要展現 Třebíč「天主教與猶太教和諧相融的地景」... 嗯,最好是和諧相融啦,看了這些破敗狹窄的悲慘猶太社區,再看這個前有綠地後有花園景觀優美建築堂皇的天主教堂,這是什麼樣的融合就昭然若揭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