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歐洲旅遊-比利時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4 年到了,回首兩百年前,正是歐洲如火如荼的拿破崙戰爭末期,準備迎接終極戰場「滑鐵盧戰役」;回首一百年前,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打響。兩次戰爭,歐洲小國比利時都成為周邊大國們的主戰場。

2014 年,今年歐洲多國的重要大事是開始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週年,不論英國法國還是土耳其與賽爾維亞都開始舉辦一系列隆重紀念儀式,各地博物館尤其是軍事博物館更即將展開連續四年的戰爭紀念特展。不過在一系列紀念儀式開始前,三月底比利時才發生了個悲劇:在比利時西部小城 Ieper/Ypres,一顆將近百年前的一次大戰未爆彈在施工中被引爆,四名建築工人兩死兩傷(詳見 BBC 新聞)。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IMG_0089.JPG 查看次數: 5 文件大小: 572.5 KB ID: 1159859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魯塞爾,這個被譽為歐洲最無聊城市的比利時首都/歐盟總部,旅人們往往在荷法德旅程中直接跳過,往往頂多在此停留兩個小時看看尿尿小童與大廣場 Grand Place/Grote Markt。也許這樣就夠了罷?畢竟這不過就是一個平凡的大廣場,反正廣場在歐洲各國數以百計的古城中到處都是呀。不過有個在歐洲文化史舉足輕重的人物可不這麼認為:法國文豪雨果曾經是這廣場的住戶,他稱這個布魯塞爾大廣場為「世界最美的廣場」。

當然,任何人稱一個地方美不美,都受他當下的心境左右,譬如雨果在對法國恢復帝制的失望之餘,流亡到比利時這個人民起義爭取獨立的新國家,更對布魯塞爾懷抱著「歐羅巴合眾國」的前瞻理想(而今真的布魯塞爾就成了歐盟總部),左看右看都充滿清新的朝氣,看到這個大廣場驚嘆地稱它一句「最美的廣場」只是反映雨果自身的處境罷了。然而,布魯塞爾大廣場仍然有其獨一無二之處,也繼續吸引著布魯塞爾的學生與上班族、以及只來比利時玩幾個小時的快速遊人們,晚近更在 2010 年的一個旅遊市場調查中,布魯塞爾被歐洲遊客們票選為歐洲最美廣場第一名!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新世紀:根特的穩健活力

布魯日自 2000 年被登錄世界文化遺產而開啟了重度觀光化的時代,至今已經搞成一個迪士尼主題公園,全城每天一輛輛遊覽車載來操英法德與中日韓文的數以萬計觀光客,幾乎把當地生活全部清除殆盡,城裡連聽路人講句荷蘭文都很難得了… 有了布魯日這個血淚教訓,2010s 才要後起直追拼觀光的根特,一路小心翼翼地、一步一腳印地低調發展優質觀光,絕對要以根特人民在老城的現代生活為優先,而導引觀光客以分散的自由行方式自由探索各個城市角落,並持續經營根特既有在地餐飲與商業,讓它們只要經過一點點包裝調整就能成為道地觀光產業的一環,而不會像爆出遍地只剩巧克力、蕾絲、紀念品店與餐廳的產業失衡狀況。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IMG_9754.JPG 查看次數: 2 文件大小: 504.0 KB ID: 1104205

根特在一百年前的 1913 世界博覽會,就率先大膽嘗試了老城整修推動城市觀光。一百年後的 2010s,根特仍然在推陳出新,發展更優雅更穩健也更圓滿的老城更新方法,並且經營適居的地方生活,更在擁擠的市中心以些許點到為止的建設闢建了許許多多宜人的城市綠洲。除了日復一日的根特生活之外,要見識根特活力的最佳舞台,當然是一年一度全城動員的根特藝術節 Gentse Feesten!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IMG_9755.JPG 查看次數: 3 文件大小: 464.5 KB ID: 1104206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社會主義:扶老攜幼絕不妥協的根特

紡織工業的悠久歷史,讓根特從中世紀就深植著市民自治與勞工運動傳統。隨著紡織業與各種同業公會的興盛,由公會代表組成的市民權/市政廳往往和王權/伯爵城堡分庭抗禮互不相讓,並且一次次對由外而來課重稅把勞工血汗錢都搾乾的上層貴族毫無畏懼地激烈抵抗,最著名的兩次暴動有 1449-1453 的第一次根特暴動反抗勃艮地公爵、以及 1540-1545 第二次根特暴動反抗皇帝查理五世,每次都被血腥鎮壓但一直不改其志。直到比利時建國後迅速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工會組織開啟比利時工運,19 世紀期間社會主義的各種實踐在根特風起雲湧,直到今日在民族主義政黨與自由派政黨佔多數的比利時政界中,根特市政府與國會議員仍是一面倒的社會黨天下。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Paul-Jacob_Laminit_(inc.)_Jahann_Voeltz_(dis.)_Combat_dans_les_rues_de_Gand,_novémbre_1789.JPG 查看次數: 4 文件大小: 1.75 MB ID: 1104166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紡織業:從古到今,根特的工業命脈

根特儘管在歷史上的起伏與布魯日綁在一起,城市都彷若凍結在中世紀的盛期樣貌,但中世紀的低地國羊毛紡織貿易時代裡這兩個姊妹城有截然不同的專業分工:靠海的布魯日商港負責羊毛進出口,較內陸的根特作為紡織工廠日復一日運轉,就好像英國工業革命時的利物浦與曼徹斯特一樣。儘管中世紀時的紡織仍然只是手工業作坊,但一樣有今天我們所稱的產業鏈與聚集經濟。

根特是靠工業基礎茁壯的,當 15 世紀末布魯日泥沙淤積時而榮景一去不返時,紡織工廠根特還能拓展別的貨源(譬如安從安特衛普沿 Scheldt 河直接運來)繼續努力支持其經濟,也終於在 19 世紀初重返歐陸工業重鎮舞台,成為歐洲大陸第一個工業化城市,而引領全歐陸工業革命。更於 20 世紀初於舉辦歐洲美好年代最後一次世界博覽會,把法蘭德斯的工業成果呈現在世界舞台。

13. Vrijdagmarkt 星期五市場廣場-工業家雕像

誰是城市的大英雄,往往看一個城市最搶眼的廣場雕像就可以看出端倪。以安特衛普來說,就是市政廳前丟掉巨人手掌的 Brabo 與大教堂南方廣場上意興風發的魯本斯。那誰是根特的城市英雄呢?就是星期五市場廣場 Vrijdagmarkt 上的早期工業家暨市民反抗領袖 Jacob van Artevelde。本來可以從北法進口羊毛的根特,在 14 世紀中英法百年戰爭打響後突然斷了貨源,而根特所在的法蘭德斯伯爵國這時是親法的… 這該怎麼辦呢?這位 Van Artevelde 獨排眾議提出大逆不道的意見:法國貨源斷了,咱們改向英國進貨吧!為了市民生計著想當然坐起生意來就該六親不認,不過這可違背了貴族領主法蘭德斯伯爵的政策,因此也由 Van Artevelde 領導市民發動一次小規模抗爭才爭取得來。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IMG_2289.jpg 查看次數: 2 文件大小: 312.4 KB ID: 1103934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二、早期中世紀:城市崛起前,根特的神聖領域

中世紀城市能夠有這麼多市民的公會,進而一起組成市政廳集體議事治理城市,這件事情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中世紀時慢慢靠著新崛起的商業實力一步步贏來。在羅馬帝國衰亡後的比利時高盧行省一團混亂了幾百年,儘管比利時低地國這一帶也曾經出過查理曼大帝這樣的帝國領袖,但在這黑暗時代裡在各地一步步站穩腳根紮根地方無孔不入的勢力是教會。靠著掌握知識(如醫療與衛生知識)與資源(如田產)還有君權神授的名望(對統治者掌握話語權),順利地在鄉間設立修道院田產建立貴族莊園之外的地方農業經濟,或在城裡設立修道院一肩扛起城裡的民間教育與社會福利 - 當然,這一切經濟、教育、福利的事功都和傳教是密不可分的。

一個早期中世紀的貧農子弟,這一生要怎麼「力爭上游」呢?要不就在莊園主人的壓榨下種田仰人鼻息,要不就加入修道會當兄弟,一方面獲得了溫飽並獲得了一技之長與工作機會,另一方面也獲得了連貴族領主都不敢亂碰的安全與尊嚴,代價就是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上帝也要嚴格恪守教會的規訓。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Ghent+1649.jpg 查看次數: 2 文件大小: 1.04 MB ID: 1103876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比利時,我認識的第一個根特人就是個根特大學校友,這位熱情古怪的朋友最津津樂道的就是根特的社會主義傳統,總是說比利時在天天想著拼文化拼經濟與爭論國族議題時,只有根特兩百年如一日地持續關注底層平民生活,沒有根特這兩百年的努力推動,就沒有比利時今日鰥寡孤獨皆有所養的福利國家。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IMG_2249-2250.jpg 查看次數: 6 文件大小: 663.2 KB ID: 1103829 

根特,這個被 Lonely Planet 列為歐洲頭號甕底好酒 the best kept secret of Europe 的比利時大城,今日儘管在所謂「城市競爭力」上輸給安特衛普,在國際文化觀光地圖上輸給布魯日,不過根特人正好整以暇地站穩腳步,謀定後動一步一步地重振旗鼓、經營優質城市生活、重新踏上世界文化舞台… 根特絕對有這樣的深厚文化底蘊,也許全球觀光客沒幾個人知道:根特曾是歐洲僅次於巴黎的第二大城、曾有五百多年是荷比低地國最大城、更是 19 世紀引領歐陸工業革命的火車頭!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Ghent+1534.jpg 查看次數: 183 文件大小: 1.07 MB ID: 1101969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 時尚 - 引領時代脈動的安特衛普

安特衛普最吸引人的比利時時尚,自 1980s 安特衛普六君子 Antwerp Six 崛起以來,夾在巴黎倫敦與杜賽道夫之間自成一格,一直為阿姆斯特丹所欽羨。儘管安特衛普時尚之名才紅起來三十年、正式成立時尚設計系與時尚博物館推動產業也才五十年,但事實上早在自 17 世紀魯本斯的巴洛克時代,安特衛普早就已經是引領建築繪畫與織品潮流吸引歐洲王宮貴族注目的流行指標了,每一個世代的安特衛普文化藝術都在當代主流中大膽地另闢蹊徑不計毀譽,就這樣代代相傳孕育了安特衛普的時尚沃土。

安特衛普中央車站 Antwerpen Centraal

從火車站開始,就已經藏不住安特衛普蠢蠢欲動的時尚性格。Antwerpen Centraal 中央車站是比利時獨一無二的 terminal 火車站,完整對稱的華麗新古典車站大廳在比利時也是無出其右的「鐵道大聖堂」Railway Cathedral,更重要的是階梯廳的設計,不論是 19 世紀末的車站大廳階梯還是 21 世紀初擴建月台的月台大廳階梯,都有大宅邸與歌劇院的走秀階梯格局,擺明了就是要在車站辦時尚走秀嘛!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IMG_8448.JPG 查看次數: 7 文件大小: 666.8 KB ID: 1088331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 魯本斯 - 天主教前線與巴洛克安特衛普

安特衛普不只是個大港市,比起北海其他幾個大港如鹿特丹、漢堡、阿姆斯特丹,安特衛普以極高比率的虔誠天主教信仰與巴洛克建築,為其獨一無二的巴洛克華麗港市特色。事實上安特衛普在 16 世紀末的荷蘭獨立戰爭中,曾經是荷蘭諸省反叛西班牙勢力的最大城與領導者,不過 1585 年慘遭西班牙攻陷後,就被西班牙重點打造為天主教前線,大舉建設天主教修道院與華麗巴洛克建築以從生活中矯正這些荷蘭叛徒的信仰,並且由西班牙皇室直接重用全歐影響力最大的巴洛克大師 - 魯本斯。

魯本斯與凡戴克 Peter Paul Rubens & Antoon Van Dyck

今日最霸氣的魯本斯雕像就在 Groenplaats 上,留著威武的翹鬍子,大器地伸出右手指向安特衛普聖母大教堂,彷彿在迎接國際觀光客們:"Welcome to Antwerp. This is my city"。的確,安特衛普處處是魯本斯的痕跡,甚至現在全球最重要的西方老大師美術館幾乎都有或多或少的魯本斯真跡。比起繪畫史上絕大部分的窮苦畫家總是有一餐沒一餐地等待贊助者青睞,魯本斯是個出類拔萃的藝術界梟雄。在外能夠遊走皇室政商宗教界人人都渴求一畫,在內則有如現代漫畫生產線一般的超大畫室與上百名徒子徒孫,由大師出概念畫草稿,各種細節交由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的弟子們協力快速執行,最後才交由大師把關審查品質並親手做最後的畫龍點睛,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遍及全歐各大小宮廷與大小教堂的數以百計油畫與織錦畫。一眾弟子們最出色的就是英國國王御用畫家還能榮葬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 Antoon Van Dyck 凡戴克,其雕像就在購物大街 Meir 的起點上。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IMG_8251.jpg 查看次數: 4 文件大小: 530.6 KB ID: 1087997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特衛普,比利時僅次於布魯塞爾的第二大城,更是比利時荷語區法蘭德斯分離主義的大本營(未來法蘭德斯國的首都?),不過東亞觀光客在一窩蜂逛布魯日 Brugge、少部分人順便逛逛根特 Gent、多半僅在布魯塞爾 Bruxelles/Brussel 轉車之餘,很少人注意到安特衛普。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IMG_8483.jpg 查看次數: 14 文件大小: 424.0 KB ID: 1087928 
聽過安特衛普的,多半是仰慕安特衛普時尚大城之名,知道時尚界的「安特衛普六君子」之名,或想來安特衛普留學時尚設計;家境較富裕的高階觀光客,來安特衛普則往往是要來買鑽石的;藝術愛好者,則是來朝聖低地國呼風喚雨的巴洛克繪畫大師魯本斯。當然安特衛普遠遠不止於此,不過時尚、鑽石、魯本斯這三個廣為人知的安特衛普印象,剛好可以作為安特衛普旅遊的三個切入點。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IMG_2166.jpg 查看次數: 4 文件大小: 605.3 KB ID: 1087929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 Mechelen 女英雄們的太平盛世

西屬低地國,包括今日的比利時、一部分北法,以及獨立之前的荷蘭,從 15 世紀中到 16 世紀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一百年間一連出了五位英明的女性統治者!這個 16 世紀儘管是個充滿宗教戰爭的亂世,甚至包含荷蘭爭取獨立而打的八十年戰爭,還好有這些女公爵、攝政女王與攝政公主們用敏銳洞察、柔軟身段、嫻熟手腕的女性領導風格,使低地國儘管在戰亂紛爭中仍得保不失、長治久安、還能兼顧發展文化藝術與社會建設。這五位女性統治者分屬五代、一脈相傳,由第一代的英國公主/勃艮地公爵夫人 Margaret of York 開始、培養了第二代繼女 Mary of Burgundy 與第三代繼孫女 Margaret of Austria、她再培養第四代外甥女 Mary of Hungary 與第五代私生外孫女 Mararet of Parma。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利時旅遊,在首都布魯塞爾 Bruxelles/Brussel、時尚港都安特衛普 Antwerpen、夢幻古城布魯日 Brugge、生活古城根特 Gent、以及中世紀大學城魯汶 Leuven 之後,儘管低調卻一樣重要的第六個古城就是 Mechelen。中文旅遊書很少提到這個城市,有提到的往往把它音譯作「梅赫倫」,不過由於此城的荷蘭文發音重音其實在第一個音節,且容我用一個更充滿綺想的名字來音譯它吧:Mechelen/魅荷倫。

大廣場 Grote Markt 與市政廳 Stadhuis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跟著大學生狂歡去!

來魯汶最道地的旅遊,當然是往大學生多的地方去。早在五百多年前,這中世紀大學的魯汶學生就以愛玩又叛逆而出名(其他歐陸中世紀大學也差不多),從下課到宵禁時間回學院睡覺前,總是把握自由時間聚眾喝酒趴趴走到處惹事生非,連校長都得另設一個特權的學校法庭審判學生,以免學生都被市政府抓走了 XD。今日的魯汶大學學生還是一樣愛玩,

1. Oude Markt 啤酒廣場與 Tiensestraat 學系酒吧喝啤酒

要體驗一下熱鬧的學生生活,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去 Oude Markt 喝杯啤酒,不論是學期中或放假時,從下午開始 Oude Markt 的戶外餐飲座就漸漸開始擠滿人,越晚當然越熱鬧。當然市中心任一間酒吧也都值得一去,不過可以走上 Tiensestraat 瞧瞧那些有冠上 "Fakbar" 名字的酒吧,那就是各學系的系吧,有法律吧 (Fakbar Rechten/(Huis der Rechten)、政治吧 (Fakbar Politika)、文學吧 (Fakbar Letteren)、心理吧 (Pavlov Fakbar Psychologie) 等等,這些酒吧不但賣全城幾乎最便宜的啤酒,還聚集最道地的學生生活,甚至走進去可能會有一點點外人闖進來的感覺,不過如果願意在酒吧裡和別人大方攀談,就別害羞,放心進來,有人跟你搭上話時就大方表明觀光客身分,順便表達一下對魯汶大學的好奇與景仰,總是打開話匣子的好機會。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宗教改革年代,天主教神學中心魯汶

15 世紀魯汶大學草創,創立了大學廳、各大文學校、以及越來越多的大學學院後,到了 16 世紀魯汶大學面臨了新挑戰與使命:在這宗教改革的年代,整個歐洲各地陷入在新教與羅馬天主教兩者間選邊站的壁壘分明之劍拔弩張時勢,尤其在這個挺新教的荷蘭諸省要脫離挺天主教的西班牙獨立之低地國政治氛圍中,魯汶大學頓時成為捍衛天主教神學的前線,並且收留了在新較諸國慘遭迫害的天主教學者們來到魯汶,更壯大了其天主教學術重鎮的地位。

18. 聖三一學院 Heilige-Drievuldigheidscollege:綜合中學

魯汶大學所在的領地,從布拉邦公國到勃艮地公國再到西屬低地國與奧屬低地國,一直都是天主教勢力的領域,因此魯汶大學的神學也站穩天主教神學的腳根,尤其在 16 世紀宗教改革的年代,當鄰近的荷蘭北德與英國都紛紛投向新教陣營時,位居天主教勢力前線的魯汶大學就成天主教神學中心,也從 Erasmus 開始帶入人文主義的新活水,漸漸演變成提倡體天主教制內革新的「反宗教改革」Counter-Reformation 重鎮。除了三語學院外,在啤酒廣場 Oude Markt 底端的聖三一學院 Heilige-Drievuldigheidscollege,也是這時成立的推廣人文主義的學院,專收根特子弟而另有「根特學院」之稱。現今已經不是大學建築而是中學建築,不過裡面少年學生十二到十八歲的年紀,反而還更像中世紀大學生十四五歲就開始上大學的年紀呢。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魯汶的大學學院漫步

大學廳和四大文學校成立後,接下來的三百多年間,大學的主體 University Colleges 大學學院如雨後春筍般一間間地設立,極盛期時整個魯汶內有超過五十間大學學院!魯汶從第一間學院就在城南的 Naamsestraat 上建立起來,後來魯汶的學者、教授還有更位高權重的國王、教宗甚至女皇也都紛紛把學院設立在這條 Naamsestraat,而形成了魯汶大學城最重要的街道 - 大學之道。

9. 大學之道 Naamsestraat

大學廳正門前的 Naamsestraat 那慕爾街,通往南方的法語區大城 Namur 那慕爾,這條街是中世紀時魯汶最繁忙的商業大街,因此布料廳蓋在這裡,而到了大學成立後開始擴張的 15 世紀中期,這條街上幾十年間如雨後春筍般地成立了一大堆大學學院 colleges,而成為「大學之道」。沿街左右處處是個種不同式樣的大宅院建築,往往有個古典的大門與圍牆圍出一個前庭,然後才是一層層建築進落,這些大宅院建築多半都是大學學院,可以在門口貼的小小藍色標誌上面看看有 "college" 這個字的都是。如果這些院落大門是開的,別擔心,就放心走進去吧,有好多間裡面都別有洞天呢!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利時旅遊,除了大家一定會去的小橋流水中世紀古城布魯日/Brugge/Bruges、歐盟首都布魯塞爾/Bruxelles/ Brussel,或待久一點的人會去的時尚港都安特衛普/Antwerpen/Anvers 與中世紀工業大城根特/Gent/Gand 之外,如果還有餘裕,就可以開始跑一些人口十萬以下的小城景點了。暑假時人口八萬但學期間突然暴增到十一萬的比利時大學城魯汶/Leuven/Louvain 就是其中的首選。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比利時最為世人所知的地名是什麼?這個問題也許可以來做個調查。對歐洲稍微有點認識的人應該都知道布魯塞爾、來過比利時玩的人一定知道布魯日、對時尚有興趣的人可能也知道安特衛普、愛吃外國點心的人也許知道列日鬆餅、根特就真的比較冷門一點了… 不過還有一個地方,不論大人還是學齡以上的小孩一定都知道,儘管未必知道這地方在比利時,這地方就是拿破崙「慘遭滑鐵盧」的滑鐵盧 Waterloo。
按圖片以查看大圖 名稱: IMG_8028.JPG 查看次數: 5 文件大小: 498.8 KB ID: 1086419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到低地國的遊客們,往往願意給荷蘭十天半個月卻只給比利時排兩三天;來到比利時的旅客們,往往給布魯日排兩三天而只給布魯塞爾留一個下午;而願意青睞一下布魯塞爾的旅人們,往往看完尿尿小童與大廣場再買盒巧克力就轉車去搭飛機了。事實上,布魯塞爾與倫敦一樣有精美的皇室地景,更有全球數一數二的世界博覽會場館,只要願意花點時間搭個電車或地鐵走訪布魯塞爾郊區,這裡比市中心更加美麗而充滿驚喜!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