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旅遊,除了大家一定會去的小橋流水中世紀古城布魯日/Brugge/Bruges、歐盟首都布魯塞爾/Bruxelles/ Brussel,或待久一點的人會去的時尚港都安特衛普/Antwerpen/Anvers 與中世紀工業大城根特/Gent/Gand 之外,如果還有餘裕,就可以開始跑一些人口十萬以下的小城景點了。暑假時人口八萬但學期間突然暴增到十一萬的比利時大學城魯汶/Leuven/Louvain 就是其中的首選。

所有去英國旅遊的人應該都會去牛津與劍橋,體驗古典大學城的氣氛,並且精挑細選幾間大學學院 colleges 來參觀。牛津劍橋的「大學學院」的確是獨步全球的特色,在美國 college 已經變成「工學院」「商學院」這種科系分群的字眼了,台灣這個親美國家當然也有樣學樣。全球只有在牛津與劍橋,college 是自古至今都完全獨立於科系的另一層學者與學生社群,教授與學生白天在系館教學研究上課,晚上回到學院吃晚餐與同學院的同儕師長們交流並從事社團活動,教授在學院裡不像是老師而更像是經驗豐富的學長,隨時以身教為晚輩學生們的生活與生涯規劃指點迷津。

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 Christ Church, Oxford, UK

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 St John's College, Cambridge, UK

事實上,這種中世紀大學的「學院」特色,在 19 世紀前幾乎所有歐陸的中世紀大學也都有,只是在 19 世紀初被法國大革命軍與拿破崙一個風捲殘雲幾乎全部毀滅了,只有一海之隔的英國沒有受到波及而得保牛津劍橋的大學學院傳統。不過很少人知道,比利時的大學城魯汶/Leuven/Louvain 也能看到大規模的大學學院,就像牛津劍橋的學院一樣!儘管魯汶的中世紀大學學院們也都被法國大革命軍解散而一去不返,全城仍然留下了將近 20 間保存還算完整的學院建築,而且學院建築層層院落登堂入室的空間格局,構成了今日在魯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城市散步地圖,在比利時各古城景點中絕無僅有!

在比利時的旅遊地圖上,魯汶一直都是以「大學城」之姿被包裝呈現的,的確,魯汶居民人口八萬多之外,大學學生就有三萬多,各種不經意的街角建築往往就是系館圖書館研究中心或學生宿舍,街上處處都是學生出入穿梭的餐廳咖啡館,每到暑假期間突然間城市就空了一半。也因此魯汶市裡騎腳踏車的比例非常高,而且在人文科系遍佈的市中心,腳踏車上坐的十有八九是氣質帥哥美女(帥哥是少一點啦)。


一、從布料廳到大學廳,魯汶的大學城印象

1. Fonske 啤酒小人雕像

從火車站出來直走向市中心,街底就是市中心的大廣場 Grote Markt 與大教堂 Sint-Pieterskerk,不過魯汶觀光的重點當然不是看教堂,而要注意教堂背後一個奇怪的小人雕像:小人一手拿著書本正在讀書,另一手拿個杯子朝自己切開的腦袋倒水。這個求知若渴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意象,的確是魯汶大學生們的寫照;不只如此,那個杯子倒進腦裡的活水,普遍被認為是大學生最愛喝的啤酒,就像台灣某些高中學生自豪「會 K 會玩」,魯汶大學生自豪的就是愛讀書也愛喝啤酒!


2. Oude Markt 啤酒廣場

要看大學生喝啤酒,很簡單,從大廣場 Grote Markt 底端轉個彎向南,另一個長條型的「老廣場」Oude Markt 就是魯汶學生大大小小聚會有事沒事都要去的啤酒廣場,號稱「全世界最長的啤酒廣場」。要在廣場上喝啤酒不用等晚上,中午就可以開始配午餐喝了、下午可以當下午茶喝、晚上人漸漸多起來了更是一杯接一杯… 反正比利時人白天喝啤酒就像法國人白天喝咖啡一樣。


3. 魯汶啤酒 Stella Artois 

如果每到一個比利時城市就要喝當地的啤酒,那在魯汶可是每一家酒吧都有,魯汶的當地啤酒就是全球市佔率極高赫赫有名的 Stella Artois,不但在荷蘭與法國也很常見,在英國更是英式酒吧裡除了 Ale 之外的必備啤酒,連台灣都有很多家超級市場可以買到。來到魯汶,在酒吧喝 Stella Artois 比在台灣超市買還便宜,進比利時超市買甚至比 7-11 的易開罐可口可樂還便宜!


4. Stella Artois 啤酒廠與 InBev 總部

Stella Artois 的酒廠就在城市北邊 Vaartkom,鐵路旁邊有一大片啤酒倉庫,從布魯塞爾搭火車快要接近魯汶時,窗外就可以看到數以千計的啤酒箱子堆在鐵路旁。可以邀集朋友訂個團體導覽行程參觀 Stella Artois 酒廠,完全不輸給阿姆斯特丹的 Heineken。儘管 Stella Artois 酒標上寫著 Leuven Anno 1336,但今日它已經是跨國啤酒公司的一部分了,其當代母公司 InBev 的總部就在啤酒廠對面,如果有空去 InBev 外面櫥窗晃晃,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我們以為百家爭鳴的許許多多種比利時啤酒,其中有很多種最流行的如 Stella Artois, Leffe, Belle-vue, Hoegaarden, Jupiler 等等早就都被這同一家 InBev 給併購了。


5. Brouwerij Domus 自釀啤酒餐廳

整個魯汶市裡只有兩間啤酒廠,除了這個跨國大企業 Stella Artois/InBev 之外,另一間是碩果僅存的私營餐廳間小釀酒廠 Brouwerij Domus。如果來魯汶旅遊只有機會吃一餐,我推薦就來這間吃,因為它不但有多種比利時各地家常料理、有完整的義式法式德式美式輕食選擇、還有獨門推出的兩款自釀啤酒 Con Domus 與 Nostra Domus,而且木造內裝與桌椅非常有古樸氣氛。


6. 大學廳 Universiteitshal

在 Oude Markt 啤酒廣場喝完啤酒,看看四周哪一棟建築最大,就知道大學在哪裡了。這棟在整個磚造街屋廣場上鶴立雞群的巨大石造建築,就是魯汶大學的大學廳。大學廳在 14 世紀之前的中世紀時期都是魯汶的布料廳,在那個低地國羊毛與布料貿易與紡織工業興盛的時代,幾乎每個城市裡最堂皇的市民建築都是 Lakenhal 布料廳(譬如布魯日與跟特都有)。不過如同布魯日與根特一樣,在 15 世紀布魯日港口淤積後魯汶也進入失去貨源的衰落期,怎麼辦呢?於是市民們一起推動向布拉邦公爵與教宗申請成立大學,用大學生生活所需與印刷出版業來重振魯汶經濟。

於是在 1425 年,由教宗核發憲章並借調科隆大學學者來到魯汶,成功地成立了魯汶大學,創始時期就暫用這個已經閒置的 Lakenhal 布料廳當大學廳。這一暫用就是將近六百年,今日這棟布料廳還是大學廳!大學的中央行政機構、註冊組、校長室等等都在這裡,還有兩間古典華麗的演講廳給博士班畢業口試用,當然也有紀念品部歡迎訪客參觀,可以買大學紀念品與大學帽 T。


7. 市立博物館 M van Museum/Vicus Artium 文學校

大學廳就坐落在吵鬧的市場 Oude Markt 旁邊,每天商人大聲吆喝還有牛羊豬雞叫,這當然不是個好的上課環境,因此從 1426 開始大學就開始擴張。首先建立了直屬大學廳的 Vicus Artium 文學校,後來又成立了四間獨立經營的 pedagogies 文學校,為剛上完拉丁語文法學校的年輕新鮮人提供自由七藝 Liberal Arts 課程,授與學士學位。中世紀大學已經有學位的分級制度,所有大學生都要先上完文法、邏輯、修辭、算數、幾何、音樂、天文這自由七藝(類似今日的「通識教育」概念)得到學士學位後,才能再進一階攻讀法律神學醫學等博士學位。

今日的 Vicus Artium 文學校還留下了一個古希臘式入口大門,整塊地其餘部分已經重建為當代建築市立博物館 M van Museum。這間市立博物館儘管也是 21 世紀比利時古城現代博物館風潮的產物,我個人是覺得遠不如安特衛普與根特的市立博物館有趣啦… 不過可以免費穿越博物館中庭,這是一小片魯汶市中心的城市綠洲,儘管今日整個 Vicus 文學校的老建築都拆光了變成現代建築,這個中庭格局仍然是 Vicus Artium 從中世紀時就圍出來的中庭,而且中庭正中央這棵樹也是 Vicus Artium 留下的老樹,見證了幾百年前中世紀大學生在中庭樹蔭下學習的孜孜不倦。


8. 獵鷹文學校 College De Valk

四間獨立的 Pedagogies 則是各有特色名號的 Lilie, Valk, Burcht, Varken「百合、獵鷹、城堡、小豬」四大文學校,這個在中世紀大學成立初期的機構綜和了今日的課堂教室與學生宿舍兩個角色,等於一天從早到晚都待在文學校裏面,等到日後一間間提供學生住宿的 college 學院成立後,才漫漫將上課與住宿功能分開來。四大文學校今日只剩下一間誤植上「學院」名稱的 College De Valk,不過事實上它過去不是間學院而是文學校,今日是魯汶大學法學院各科系系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