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 4 - 臨別秋波塞納河
走遍了巴黎東南西北,鑽進了五花八門的大小景點,然而每一次巴黎之旅的最後一天,終究要回到水流潺潺、生生不息的賽納河畔。
Orangerie: 博物館看上了癮,既然今晨又是個小雨天,再進入橘園看個莫內的睡蓮吧。提到睡蓮,就不禁羨慕起電影《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他們這些 VIP 居然可以自己小貓兩三隻自由逛睡蓮的橢圓大展廳,我們這些草民觀光客只能一群人擠進去你擋我我擋你... 看任何美術館的繪畫,我們都有機會在畫前等待到一個沒有人擋在前面,可以擁有完整視角好好欣賞的時刻,唯有這個莫內睡蓮不行,因為要連續環景 360 度都沒人擋住才算是完整視角,不過這怎麼可能呢?
還好,橘園樓下掛的都是小畫,有塞尚馬蒂斯莫地李安妮的二線小作品... 居然還有雷諾瓦!雷諾瓦在此展出的也是一堆二線小作品,不過這些二線可在很多音樂課本、飲料廣告當中都看得見,知名度超高,一個彈琴少女就畫了好多版本、沐浴少女更多,看一堆充滿肉感的裸女一點情色都感覺不到,反而圓滾滾地覺得很可愛很可口。
Jardin des Tuileries: 窗外的世界更是可愛而可口,雨後初晴的藍天上正掛著一粒粒卷積雲,像是一個個雷諾瓦的少女在天空洗澡,更像圓滾滾的小麵包與棉花糖,掛在天空誘惑著地面的小朋友。
將與巴黎告別的這一天,終於又賞了我一個豔陽天,如果能一直維持到夕陽西下就太完美了。比起晴空萬里的一片藍天,我還更喜歡這種一朵朵小卷積雲四散的晴天,有時還很法式強迫症地呈矩陣式排列。
Place de la Concorde: 既然天氣那麼好,今天再來順路漫遊一次賽納河岸吧,反正這條路每天面貌都不同,永遠逛不膩的。順路來到協和廣場,廣場的焦點是埃及方尖碑、是大革命斷頭台、還是法國各大城市女神環繞廣場四周的 allegorie?今天湧上我心頭的又是電影了,The Devil Wears Prada《穿著 Prada 的惡魔》的女秘書,就是在這個水池瀟灑地把手機丟掉吧?
我最喜歡這種噴泉雕像了,因為總是有許多海神、人魚、魔女、還有一堆的華麗珍珠貝殼水瓶等主題,最後一定會找些洞來讓水柱交錯亂噴,搞得雕像濕答答亮晶晶地,配合四濺的水花搞得一片歡欣,在秋冬凜冽時節還能讓我們神往一下夏日海灘和朋友打水仗的美好時光。而今天特別的是,協和廣場的地面居然也是個大水池,才一兩小時前下雨積的水還沒散去,現在已如一面大鏡子映著一片藍天的金色下午。
Petit Palais: 巴黎大宮殿與小宮殿,每次來到這裡都是帶友人一起逛香榭麗舍大道,和不同的友人同行每每最後都去逛大街了,從來沒有機會轉個彎來到這個 1900 跨世紀世界博覽會的兩個大會場。大宮殿尺度果然很大,裡面看來都在辦些多媒體時尚秀之類的特展,而且總是大排長龍,那沒關係,我就來逛逛根本沒人排隊的小宮殿。下午三點多,背光的大宮殿一片黑暗,面向西方的小宮殿卻是一片燦爛。
繼昨天,與羅浮宮一眾戲劇化的雕像,共度了一個博物館驚魂夜後,今天在小宮殿上可能愉快地欣賞雕像們在環境中的本來面貌了。小宮殿的雕像既優雅、又昂揚,一方面趾高氣昂地向歐洲各國宣示法國無出其右的藝術底蘊,一方面又溫柔地歡迎大家來這裡,在看工業談生意的嚴肅博覽會之旅中,放鬆一下進來這個美的殿堂。
小宮殿的 allegorie,是歌頌巴黎的各種藝術實踐,有美麗天使帶著調色盤帶給窮畫家無限靈感、有雕刻家為自己心血結晶的生動作品掀起蓋頭、有小寶寶捧著繡盤給媽媽刺繡。這個工業與藝術快速發展充滿信心的 19/20 世紀之交新建築,總充滿著古典與現代交錯的趣味雕刻,此時的郵局有乘著郵遞馬車送件的郵務女神、產業局與工程學院有踩著齒輪把玩尺規的小天使、動物園有各種遙遠異國的珍奇異獸、美術館有最新流行的水彩調色盤。
小宮殿蓋起來的 1900 年,正是歐陸對未來充滿樂觀憧憬的美好年代,也是新藝術 Art Nouveau 大行其道的時期。走訪巴黎這麼多次,其實看見新藝術的機會並不多,只有地鐵站出口處處可見新藝術柔美的鋼鐵線條,在城市建築與美術館裡卻比較少機會看見,比起布魯塞爾和維也納狂推他們的新藝術與分離派、還有里加隨處可見的新藝術市民建築,巴黎的新藝術似乎低調了點。
在巴黎,若要看美好年代與新藝術,就是要來 Petit Palais 看她獨步巴黎的特色收藏 "Paris 1900"!小宮殿儘管外表是新古典建築,室內天頂裝飾線條卻處處是新藝術,有身段優雅的新藝術遛猴子女士雕像,還有整個重現 1900s 的新藝術家具與客廳。整個小宮殿的主要特色展覽,就是 19 世紀後期後印象派時代的藝術,新藝術就是此時最吸睛的一股樂觀柔美風格。
今日的小宮殿,就是市政府經營的「巴黎市立美術館」Musée des Beaux-Arts de la Ville de Paris。想想,走在歐洲各地要造訪美術館與博物館時,我們總是第一個先想到市立美術館與博物館,因為這裡總是會展出該市最具有地方特色與傳統的藝術源流,而怎麼到了巴黎這個國際大都會,我們就莫名其妙地忘了這件事情?只記得去逛世界級的羅浮宮或國家級的奧賽?
比起羅浮宮與奧賽,逛市立美術館最美妙的地方就是:所有常態展覽全年免費入場!免費入場的美術館,理論上應該會不設防地吸引三教九流通通跑進來吹冷氣/暖氣,讓這邊變得像菜市場一樣吵鬧;不過神奇的就是,免費美術館反而在國際旅行社與觀光產業的雷達之外,沒有任何旅行團想帶來這裡,也沒有買了票進來就想快速看個飽的匆忙觀光客。
是呀,免費入場的美術館逛起來非常輕鬆愉快,就像在倫敦一樣,每天心血來潮就進來逛個一兩小時,信步所之看看今天想看的東西,就算只看到一點點,留下一點點心得細細品味,就可以輕鬆走人,有空再來,而完全不用在意買了一張票有沒有物超所值的心理壓力。
Pont Alexandre III: 離開小宮殿,再走一次這個 1900 世博會的文藝軸線 - 亞歷山大三世橋,這真是最能體現美好年代樂觀巴黎的地標了,斗篷下氣定神閒的女武神,輕鬆優雅的持劍坐姿,徐徐地望著來訪巴黎的各國政要與工業家,帶著天不怕地不怕法國最大的沛然自信。
柱頂上的黃金天使,是從法蘭西斯一世、路易十四、拿破崙、一直到路易拿破崙的歷代法國英雄帝王的御用號角手,在 1900 的共和年代,已經不再吹號慶祝帝國的擴張,而慶祝世界各國在法國新世紀的文化與科技國威下近悅遠來。
Pont des Arts: 再次從博物館出來,老天爺的恩賜令人欣慰,今日的晴天真的撐到了夕陽西下!趕緊衝回藝術橋上欣賞金黃的西堤島夕照,斜陽已有一半落下了巴黎西方的盡頭,留給西堤島一條金黃色的天際線。不在夕陽與日出時分,白天很難體會光陰的飛逝,總覺得太陽彷若穩穩高掛天空一動也不動,而在這夕陽時分,才赫然發現太陽每一秒都在漸漸落下,每隔幾秒鐘天空的顏色都在變化,直到燃燒成火紅的的天際輪廓。
就像《愛在日落巴黎時》兩位主角共度的希臘夕陽時分,日落總是有那最後的倒數,總是可以精準地指出在哪一秒鐘,太陽驟然消失,柔和的天際只剩下一片羞澀的紅暈,而不復見任一絲直射光的閃爍痕跡。
Pyramide du Louvre: 天空的浮雲變成了最後一面鏡子,為漸行漸遠的太陽向我們轉達最後一聲告別。天際的紅暈彩霞漸漸暗沉下來,告訴我們晚上到來了,就讓辛苦的一天停在這裡,不管還有什麼事情都擱到明天吧,該下班回家、該進餐廳吃飯、或是該去劇院等著看演出都好。而我呢,多請了一天假的禮拜一也結束了,就是今晚要搭上 Thalys 離開巴黎回家去。
Café Pouchkine au Printemps: 回家前,在巴黎的最後一項甜蜜任務,不是去連台北都越開越多家的 Ladurée、也不是去號稱法式糕點之王的 Pierre Hermé,而是要去春天百貨造訪這兩年異軍突起、橫掃法國本土糕點界們無敵手的俄羅斯甜點店 Café Pouchkine,買回它們的招牌香草塔 Napoléon - 居然這個寫下 1812 輝煌戰績的國家給巴黎分店的甜點取名拿破崙,要在巴黎插旗的挑釁意味十足:200 年前你們拿破崙進不了俄國,200 年後我們普希金來巴黎長驅直入!撇開這些敏感的歷史老梗,巴黎老饕與美食評論家都還是很買帳。
Galeries Lafayette: 都到了春天百貨,當然不能錯過更華麗的老佛爺,時序漸漸進入冬季,巴黎的夜晚愈發明亮起來,Lafayette 2012 的招牌聖誕樹也在萬眾矚目下亮相了,今年由與 Lafayette 同年創立的老字號 Swarovski 雀屏中選,以鑲上點點水晶的簡約聖誕樹,慶祝這棟玻璃圓頂大廳建築落成一百週年!
來到琳琅滿目的百貨公司,這才發現,我這次三天半的商務之旅+三天半的 Paris gourmand 獨行之旅,唯一錯過的就是巴黎的時尚面貌,唯一缺少的就是每次旅行都要和我一起逛大街的旅伴。難得的一個人旅行,的確很令人羨慕,讓我有完全的自由隨性之所至率性奔向任何地方;儘管能一個人漫步在河濱小徑、徜徉在濃濃綠意、與精采的博物館雕塑共舞,但若想提起勁逛時尚大街血拼,還是需要一位能一起試穿衣服、一起品頭論足、一起分享歡笑的好夥伴。
我下次一定會再帶妳一起,重返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