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社會主義:扶老攜幼絕不妥協的根特
紡織工業的悠久歷史,讓根特從中世紀就深植著市民自治與勞工運動傳統。隨著紡織業與各種同業公會的興盛,由公會代表組成的市民權/市政廳往往和王權/伯爵城堡分庭抗禮互不相讓,並且一次次對由外而來課重稅把勞工血汗錢都搾乾的上層貴族毫無畏懼地激烈抵抗,最著名的兩次暴動有 1449-1453 的第一次根特暴動反抗勃艮地公爵、以及 1540-1545 第二次根特暴動反抗皇帝查理五世,每次都被血腥鎮壓但一直不改其志。直到比利時建國後迅速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工會組織開啟比利時工運,19 世紀期間社會主義的各種實踐在根特風起雲湧,直到今日在民族主義政黨與自由派政黨佔多數的比利時政界中,根特市政府與國會議員仍是一面倒的社會黨天下。
今日的根特,儘管如布魯日一樣以原汁原味中世紀古城出名,但在根特,維繫完好的市民生活品質永遠比發展觀光產業賺錢來得優先,這樣的在文創產業與市民生活中做出價值取捨並小心達成平衡的案例在歐洲並不多見,深具社會主義傳統的根特就是個成功的例子。當然,「扶老攜幼」的社會理想並不純然是中世紀市民權或社會主義的貢獻,在中世紀早期其實更多是由代表神權的教會修道院負責,除了本主題第二篇文章提到的修道院事功之外,更在許多中世紀城市內建立了許多機構,譬如 Almshouse 收養鰥寡孤獨老人遊民、Hospital 以難得的良好環境(對比於中世紀城市的髒臭街道)與原始醫療技術提供病痛民眾治療照護、以及 Hotel 供疲憊受傷的朝聖或商務旅人休養打尖。
從這個扶老攜幼注重人民生活的角度看,幾種不同的根特景點都可以用同一個精神串連起來,包括市民抵抗景點、人民集會自治景點、以及慈善照護景點。比起老城核心區的大教堂市政廳與運河景觀,我個人更喜歡這一層景點呈現的市民故事與喜怒哀樂。
20. 抵抗景點:Rabot 城門
根特對抗自己的伯爵領主已經是家常便飯,但勢態嚴重時還會惹到遠方的帝國大勢力,最緊迫的一次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麥西米連一世揮軍來犯,根特人靠著城牆與關鍵的運河城門硬撐了四十天光榮退敵,連皇帝都要夾著尾巴撤離!古城牆已經幾乎拆得一乾二淨的根特,今日能紀念這場抗暴戰爭的唯一抵抗景點位於城北,是在老城西北運河與護城河交會口的 Rabot 雙塔城門,位居運河上方,這裡正是根特城牆防禦例最弱的罩門,也防守得特別慘烈,因此在根特 19 世紀拆除城牆時特別把它保留了下來。
21. 抵抗景點:Prinsenhof 王子宮殿遺址
生長於此的根特最出名子弟,就是 16 世紀在全球擁有最多領土叱吒風雲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不論遊西班牙、荷蘭、奧地利、德國他都是處處可見的歷史人物,在他的童年故鄉比利時更是幾乎各大城市都有他的足跡。查理五世出生的時代,根特的伯爵居所早已從伯爵城堡 Gravensteen 遷到了一岸之隔、腹地更廣大的 Prinsenhof,查理五世也就出生於此。可惜今日這整塊大宮殿 Prinsenhof 已經拆得只剩下一個「黑門」Donkere Poortje 了,走到今日的 Prinsenhof 大街街底接近運河處,就可以看到這個黑門,穿越黑門就是一片怡人的河畔綠蔭。今日這個 Prinsenhof 雖然已經整個是塊住宅社區,不過全世界追尋查理五世皇帝足跡的歷史愛好遊客們,許多都會帶著一張小地圖來這裡尋幽訪勝,這住宅社區也以這降生了查理五世「王子」的王子宮殿之名為傲,每年九月初還盛大舉辦綜合河畔音樂會與跳蚤市場的藝術節 Prinsenhoffeesten 。
在 Prinsenhof 大街中段的街角公園 Prinsenhofplein 還可以瞻仰查理五世雕像,不過這個飛上枝頭當皇帝的根特子弟,飛黃騰達後卻沒有對自家的根特市民們仁慈,為了資助自己擴張版圖的戰爭頻頻向經濟表現良好的根特課以重稅,於是引起了 1540-1545 的根特大暴動。暴動被皇帝血腥鎮壓後,面對這些家鄉父老與長輩,查理五世是饒了一命不殺,卻要根特市民菁英們一個接一個在脖子上套繩索遊街示眾,最後套著繩索一起跪在皇帝面前大聲求饒… 這是根特人的奇恥大辱,也自此為根特市民得來了「套索人」的渾號。
不過過去的恥辱,時間久了笑一笑就好,今天已經變成根特人津津樂道甚至帶點驕傲的象徵。穿越「黑門」到這片河岸草地上,就可以看見一尊滑稽的「套索人雕像」Stroppendrager。不但有根特本地啤酒命名 Gentse Strop「根特的套索」作為紀念,一年一度根特最大藝文盛事 Geetse Feesten 中最萬眾矚目的開幕大遊行就是 Stroppendragers「套索人遊行」。
22. 抵抗景點:Sint-Baafsabdij 聖巴佛修道院遺址
這一次根特人抗暴的代價,除了套上繩索給查理五世羞辱一番之外,還犧牲了根特中世紀時最重要的聖巴佛修道院 Sint-Baafsabdij,被查理五世冷血拆除改建以新的西班牙城堡以鞏固統治。今日從根特市中心西邊的火車站 Gent-Dampoort 出站不遠就是這個西班牙城堡的舊址,已經被拆個一磚一瓦也不剩變成了住宅區,倒是當年被查理五世拆除的剩巴佛修道院還剩下一些上稱完整的遺跡,讓河畔草地綠意日復一日慢慢爬上來,變成風景如畫的浪漫廢墟修道院。這類充滿綠意的廢墟修道院在亨利八世廢除天主教的英國愛爾蘭很常見,很難得地在深厚天主教傳統的比利時居然也有這麼一個。
23. 抵抗景點:Lakenhal & Belfort
查理五世除了用套索羞辱根特市民、拆除聖巴佛修道院之外,第三個懲罰是直接動搖根特市民的自由象徵物:布料廳鐘塔 Belfort。在比利時古城旅遊,許許多多城市都不會忘記強調的一個共同世界文化遺產就是《比利時與北法的鐘塔》總共 56 根,不論在布魯塞爾安特衛普布魯日還是其他中型城市幾乎通通都有,它們共同象徵著城市的崛起:市民權逐漸壯大擺脫神權與王權,而得以爭取自由與獨立。
在根特,這根象徵城市自由獨立的鐘塔就是布料廳鐘塔。鐘塔這種東西,與自由獨立有什麼關係呢?在這個最愛暴動愛叛亂的城市根特,這個鐘塔的意義就具體展現在它的小故事中:每當有皇帝還是伯爵等等貴族領主麾軍來犯,就由鐘塔敲鐘警告全程市民戒備,兩軍你來我往交陣的最新戰況也都由鐘塔負擇用鐘聲播報,甚至城牆哪些地方需要增援或是哪裡失火了,也都用鐘聲即時通訊,集現代的廣播與對講機功能於一身… 而每次根特成功打退貴族領主,也都是用鐘塔通報勝利喜訊。這鐘塔簡直就像是城市電台主持人,市民們的生死存亡喜怒哀樂都為他所牽動,因此鐘塔裡的大鐘還被擬人化取了個名字叫羅蘭 Roland/Roeland;剛剛好,就和德國城市自由的象徵物「羅蘭雕像」來自同一個典故。
這位羅蘭大鐘這麼重要更是根特叛民的精神象徵,查理五世的懲罰就是把它從鐘塔中永久拆除,讓市民永遠聽不見羅蘭的聲音。時至今日,羅蘭大鐘 Klokke Roeland 又被挖了出來,展示在根特最新更新完成的廣場半戶外展演市場 Stadshal/City Pavilion 前面以資紀念。抬頭看這自由鐘塔,塔頂的金龍雕像也是另一個根特當地啤酒 Gulden Draak 的命名典故來源。根特啤酒果然多樣,除了古老的藥草香料啤酒 Gruut 外,還有「根特套索啤酒」與「金龍啤酒」兩個品牌都以城市的抵抗歷史為名,其中這個「金龍啤酒」Gulden Draak 才剛剛於 World Beer Challenge 2013 拿下金牌獎。
24. 市民景點:Kouter 犁刀廣場
中世紀根特市民們的社交生活也許僅集中在中世紀老市中心,但 19 世紀根特工業復興後,新興的市民社交生活與公共集會場所,就在方整寬敞明亮的新廣場 Kouter。在這個周圍儘是 19 世紀堂皇亮麗新建築的廣場上,兩百多年來每週日晨間都有最熱鬧的花市,19 世紀最時髦的咖啡館餐廳也都開在這附近,至今這廣場四周的街道仍然是的時髦購物好去處。這廣場也是 19 世紀中產階級紳士淑女約會看戲的最佳場所,城裡三大娛樂場所包括歌劇院 Vlaamse Opera、音樂廳 Corps de Garde 和舞廳 Feestzaal L'Union 都圍繞在周圍,一整個就是歐洲戰前美好年代的歌舞昇平。因此,今日一年一度根特藝術節 Geetse Feesten 的戶外舞台之一,就是在這裡辦的美好年代新世紀舞會 Ball 1900。
25. 市民景點:進步合作社 Vooruit
根特自 19 世紀起旺盛的工運與社會主義傳統,明顯地聚集在老市中心東南面的 Sint-Pietersnieuwstraat 上,同一條街就有許多根特大學校區建築聚集(不知根特大學學生是否也有旺盛的社會主義思潮呢?)。這條街上現在兩棟最漂亮的大樓、也是兩個最重要的藝文中心,都是 20 世紀初的重要社會主義機構。首先,那棟外表充滿華麗異國風情裝飾,還在側牆用馬賽克寫上巨大的 "Vooruit" 字樣的大樓,是許多社會運動者與工運領袖們時常出入集會討論的 Vooruit Café 進步咖啡館(類似台北的紫藤廬?)所在,今日仍然是消費非常便宜而且一坐往往可以坐很久的咖啡館,是根特大學學生最喜愛的讀書討論開會去處之一,室內除了簡單不花俏的桌椅之外,牆上與吧台也充滿簡潔雄健的 Art Deco 裝飾。
不只進步咖啡館,這整棟大樓是 Feestlokaal van Vooruit 進步節慶廳,為一次大戰後的社會主義合作社「進步合作社」Vooruit 的總部,有大型與小型集會空間,有聚會休息的咖啡館與餐廳,也有各種供勞工娛樂的文化活動 - 這裡卻確實實是為勞工而開的,不論在 20 世紀初還是今天,它的消費價格都遠低於城市中一般餐飲空間的水平,因此一般勞工都能消費得起,平民的隨性氣氛也讓勞工們可以出入自在。今日整棟樓還是複合文化中心 Arts Centre Vooruit,各類小型非主流舞蹈、劇場、讀詩會、電影欣賞以及獨立樂團演出每天都有。
在進步咖啡館斜對面另一棟充滿前衛感的 Art Deco 建築則是進步報社 Dagblad Vooruit,也是進步合作社 Vooruit 旗下專門發聲爭取勞工權益的社會主義媒體,在 21 世紀初的好幾年都是另一個文化場館 Backstage,好多年前我去的時候還可以進裡面的 Art Deco 大廳看電影… 不過前幾年這裡賣給了根特大學,重新開發為學生宿舍以及社會學研究中心… 希望這個研究中心可以延續這間報社的社會主義精神。
26. 市民景點:Vrijdagmarkt 星期五市場廣場
回到前篇提過的 Vrijdagmarkt 星期五市場廣場,廣場正中央雕像那位根特英雄 Jacob van Artevelde 也就是一次為了市民集體權利而向貴族宣戰的市民叛亂領導者。這個位於老城核心區東北邊不遠處、步行很快就到但觀光客相對較少的生活廣場,每週五早上與每週日下午有熱鬧的當地是即可逛,週日下午那一次還有爭奇鬥艷的賞鳥市集。廣場上的大型酒吧 Tavern Dulle Griet 可以喝 250 種比利時啤酒 - 當然也包括那幾種道地的根特與東法蘭德斯啤酒。
根特在中世紀黃金年代裡,最絡繹不絕的市民生活在老市中心核心區的榖物市場 Korenmarkt,而在 19 世紀紡織工業復甦年代裡最熱鬧的市民廣場是城南的犛刀廣場 Kouter。而在 18 世紀前這段根特成長趨緩的蟄伏時期中,最主要的市民生活就在星期五市場廣場上。廣場上最大的兩棟相連建築物是 20 世紀初根特社會主義運動的重鎮:Bond Moyson 社會保險基金會以及 Ons Huis 比利時聯邦工會與慈善基金會。
27. 照護景點:Geeraard de Duivelsteen 騎士廳
除了 20 世紀的工會、合作社、社會保險與慈善機構等等,根特照顧弱勢市民的傳統還可以上溯到更久遠。在聖巴佛大教堂後方不遠、在運河畔的 13 世紀哥德式建築,在中世紀時是騎士們集體居住的騎士廳 Geeraard de Duivelsteen,不過在騎士階級隕落後,它更長的歷史是後來的瘋人院與孤兒院使用。孤兒院是仁善的社會照護機構應該無庸置疑,瘋人院算是照護還是隔離與歧視,那就很有得辯論了… 無論如何,正常城市所不容的奇異心靈們還是在此找到了棲身之所。
28. 照護景點:Huis van Alijn 日常生活博物館
更接老城核心區,只要沿著運河從經過了魚市場再向北走一點點,有一間就坐落在河畔的秘密花園,有漂亮中庭的小巧可愛階梯山牆建築群:日常生活博物館「阿琳之家」Huis van Alijn,展示各種 20 世紀的常民生活小小點滴… 。儘管這種常民博物館往往令人不知道要來看什麼,但這個漂亮中庭建築是今日根特老城中僅剩的一間 Almshouse 老人安養院 - 其實 Huis van Alijn 是「阿琳養老院」也兼收無家可歸的遊民。這種擁有寬敞中庭的收容所建築,讓弱勢者脫離髒臭街道而能在此安身立命找到平靜,在歐洲各國中世紀城市都很常見,這裡的每一戶漆了白牆面與紅門窗還有小小法蘭德斯階梯山牆,是熱鬧的根特老市中心裡一片小綠洲。
29. 照護景點:STAM 根特城市博物館
根特在 2010 底最新開幕的景點 Stadsmuseum Gent (STAM) 根特城市博物館,與安特衛普緊接著在 2011 中開幕的 Museum aan de Stroom (MAS) 並列比利時荷語區兩大城市博物館,以最新前衛建築設計與多媒體體驗的敘事方式呈現城市歷史與市民文化,簡直可以聞到這比利時荷語區兩大城市要拼城市觀光龍頭的煙硝味(至於布魯日?來不及了,布魯日的觀光早已走向劣質觀光一去不復返)。這間根特城市博物館也是個根特的中世紀照護景點!是一間保存尚稱完整的 13 世紀修道院兼醫院建築整建而成。
這個 13 世紀的 Bijlokehospitaal & Bijlokeabdij 是當時法蘭德斯女伯爵 Johanna van Constantinopel(根特人少數心悅誠服愛戴的仁慈女領主,一輩子在國境內資助建立了一大堆修道院與醫院)捐獻成立的城郊醫院,取其位於護城河畔廣袤的綠地與乾淨水源 - 一種中世紀有限知識下認知的「健康環境」。這種遠離市中心髒亂、自成一片寬敞綠地又鄰近河流的安靜環境,當時被視為治療、靜養並將疾病惡氣讓河水帶走的優質環境,看看觀光界更出名的布魯日 Sint-Janshospitaal 聖約翰醫院就知道,與這地方的綠地汗水景完全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錢的城市商人每天要住在擁擠的城市中心,而將城牆內最怡人的環境留給受傷生病需要照護的弱勢者。
這間醫院兼修道院的正方形中庭迴廊完整地保存下來了,這個向心向天的最神聖空間,過去是病人們與修道士日常走出走進隨時要集體沐浴上帝天光恩典的核心場所,今天轉用成城市博物館後,就是博物館照年代講述城市歷史故事的行進動線。看一段迴廊知道了城市重要歷史事件的大概,就可以轉進一間展廳看相關事件的深入故事,再走回迴廊繼續下一段歷史。這個螺旋參觀動線向著空的中庭講故事,和安特衛普城市博物館 MAS 繞著一棟建築塔向上講故事的螺旋動線有異曲同工之妙。
城市博物館有最完整的紮實史料,但以最新銳的多元生動解說讓這些死史料都鮮活起來,主要客群甚至還不是觀光客,而是從來沒有機會這樣生動地閱讀城市歷史的根特市民們與小朋友。當然對觀光客來說這裡也是很棒的地方,不過我不建議來根特的第一天就來這裡,最好先花一天把根特市中心玩得熟了,第二天再來這裡,看著最新多媒體科技投出的超大型根特互動地圖 - 簡直就是在一面巨大的 iPad 上看 google map - 還可以把從中世紀到今日不同年代的地圖以同尺度交疊… 在根特市中心遊覽的感性經驗,在這裡都成了一點就通的知性歷史;看完城市博物館,第三天再回到根特市中心,對根特的眼光就已經完全不同,會重新更深入地愛上根特一次!
當然啦,這種旅遊方式需要在根特至少待個三天以上,不過根特就是這樣一個值得 long stay 的生活城市呀!我建議來比利時就乾脆直接在根特住一個禮拜,從這裡搭火車往布魯日、布魯塞爾、安特衛普都只要半個小時左右,就花四天玩外面的三個城市,三天留給根特,絕對是完美的比利時荷語區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