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公主大學城 Göttingen
交通方式:由 Frankfurt Hbf 搭 ICE 快車約 105 分鐘直達,由 Kassel-Wilhelmshöhe 搭 ICE 快車約 20 分鐘直達,由 Kassel Hbf 搭 CAN 慢車約 60 分鐘直達

在歐洲大學城歷史上,哥廷根 Göttingen 算是相當年輕,2012 年才歡慶 275 週年,與其說是個中世紀大學還不如說是 18 世紀的啟蒙運動大學,不過短短兩百多年就聲名卓著還在 20 世紀上半葉孵出了一大堆諾貝爾獎,因此與真正的中世紀老大學城海德堡一樣,成為二次世界大戰中少數逃過轟炸的西德大城。因為德國空軍入侵不列顛時很有誠意地放過了劍橋牛津兩個學術中心不炸,因此盟軍投桃報李也放過了海德堡與哥廷根兩個大學城不炸(其他一堆神聖羅馬帝國中世紀大學城暗自飲泣中 Q_Q)。

儘管大學很年輕,哥廷根仍然迅速地建立了各種屬於自己的獨特傳統,譬如最著名地標 - 市政廳前的天鵝公主噴泉 Gänseliesel 就是博士班口試通過後要來一親芳澤的小美女雕像,也榮登全球被吻最多次的女性。天鵝公主噴泉雕像的形象充斥哥廷根各個角落,明信片海報廣告菜單上面到處都是,不過有趣的是這個新科博士親吻天鵝公主的傳統在大學官方是禁止的,只是從來沒人真的在管。

哥廷根大學眾多諾貝爾獎得主,都不如兩個 19 世紀初的兩位老教授高斯 Carl Friedrich Gauss 和韋伯 Wilhelm Eduard Weber 威名遠播,他們兩個跨領域結合電學與數學,發明最早的電報機並於 1833 發出世界第一封電報。看過小說與電影《丈量世界》的讀者一定對憤世嫉俗又悶騷的神童高斯印象深刻,也對他和洪堡的情誼津津樂道,不過在真實的哥廷根,高斯卻是以慈眉善目的老教授之姿為人緬懷,不但有高斯之家高斯雕像高斯墓園,連藥局餐廳都趕流行要取高斯的名字。

《丈量世界》小說中高斯與洪堡以完全不同的取向進行了精采的跨領域科學對話,不過高斯真正的跨領域鉅作其實是與同校晚輩教授韋伯共同發明的電報機;小說以惺惺相惜的高斯與洪堡晚年終於在帝國科學研討會再次相會作結,不過高斯在這次研討會最寶貴的是初次認識了年輕學者韋伯。在哥廷根,韋伯的雕像與圖像甚至比高斯還要普及,而且是以短脖子妹妹頭的怪怪科學家形象出現,譬如市政廳入口護法的雕像居然不是什麼英雄武士,而是拿著帶電原子的韋伯雕像。在大學老圖書館後方,則有 Gauss-Weber-Telegraph 1833 紀念碑,號稱是一個可以讓觀光客實際操作的電報機!是否真能運作就只好自己試試看了。

哥廷根除了是中世紀大學,也是典型中世紀城市,而且身在西德身為大城還沒被轟炸過,因此非常稀奇地幾乎保存了所有原汁原味的中世紀老城與半木造街屋 Fachwerkhaus,而且它還在半木造屋最經典的德國木材產地赫茲山地 Harz 邊緣。在哥廷根老城,木構架屋不論在住宅區還是商業區、在小巷間還是大馬路上,都是一整排一整排綿綿不絕地展開。這些木構架屋並不是刻意小心保存的珍貴古蹟,而是日復一日各類市民生活的背景,若一家木構架屋內的小店易主了,也會把牆壁內裝全部拆掉,再用當地工人代代流傳都熟到透了的傳統工法重新裝修,稀鬆平常。

中世紀城市必備的一整圈城牆與護城河,在一般中世紀城市的命運並非被二次大戰炸毀,而多半是在 19 世紀初早期現代都市開發時被拆除。不過在哥廷根,19 世紀初正在學術起飛的大學當機立斷取得了一大截城牆周邊土地,不但保留了城牆更開發城牆兩邊為大學植物園 Alte Botanische Garten,充分運用護城河的水源與豐富生態。今日植物園在教學研究仍日復一日進行的同時,也幾乎全部開放遊客參觀,在哥廷根逛中世紀城牆可是充滿綠意與知性呀!

大學城也擁有格外豐盛的文化生活,卻又不是如音樂劇這樣的觀光導向,而是幾家從編導演到舞台技術精良的劇院產業,每個月上演最新製作等著哥廷根市民與學生觀眾們前來賜教。大街小巷更隨處可見書店風景,除了販賣經典與古籍的老書店與各類專業書店外,三不五時的街頭舊書攤更是日常吸引窮學生佇足挖寶的地方。

哥廷根雖然在德國觀光界名聲響亮,各種觀光設施如旅遊資訊中心解說牌非常完整而精緻、明信片紀念品與各類出版品五花八門,但真的來這裡逛起來,並不會感到觀光客凝視的喧囂與虛假,而能看見熱鬧忙碌的日常生活,而且是由德國各地大學生一起來注入活水的年輕奔放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