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離開摩拉維亞,到達波希米亞居然就變了天下起大雨來。波希米亞草原,聽起來本來該是蜜月之旅最浪漫的一站呀!我們甚至都安排好了 Holašovice 波希米亞農村之旅與 Tábor 捷克民族尋根之旅,最後才要到捷克最受觀光客歡迎的一級景點 CK - Český Krumlov。
Day 16. Holašovice 波希米亞農民巴洛克
甫離開摩拉維亞市場小鎮 Telč,一路搖搖晃晃到了似曾相識的波希米亞小農村 Holašovice。在這 2010 年,中文世界還幾乎沒有找到過關於 Holašovice 的遊記,不過看在它也是個世界文化遺產的份上,就算旅遊資訊再難查還是要想辦法來。事實上並不困難,只要在波希米亞大城 České Budějovice 巴士站轉車很快就到了,只是跟司機說地點時的發音要稍微練習一下:Holašovice = 勾拉收V菜。
Holašovice 就像是農村版的 Telč,一個長方形的廣場,兩個長邊與兩個短邊整齊地排滿了幾乎一致等高等寬的長條農舍建築,前面是農舍住宅後面就是工作空間與後院田產,而不同於 Telč 有個城堡鎮守廣場底端,Holašovice 的廣場是片綠意盎然的草地與小森林,還有個中央水池。這種空間格局就是 17 世紀時典型的波希米亞農村,現今只剩下 Holašovice 如此完整保存。更有趣的是這些樸實的農村建築,居然也有巴洛克的鐘形山牆與點到為止的線腳裝飾,原來珍珠般華麗的巴洛克不是有錢的教會、貴族與商人的專利,就連賺辛苦錢的農民們也要用有限的銀兩妝點一下家門,也要過過巴洛克的癮!
我們對 Holašovice 農村之旅期待已久,甚至在安排整趟行程時還特別選了它一年一度的農村節 Rustic Festival / Ročník Selských Slavností v Holašovicích 時來訪,滿心期待有個熱鬧的鄉村節慶與園遊會,沒想到迎接我們的卻是場傾盆大雨,農民們是搭起了一間間木頭棚子,擺出了各種道地波西米亞的手工藝品、特產與飲食攤位,還有波希米亞小朋友的合唱表演,該有的活動還是有,該吃的都還是有吃到,只是一手拿著雨傘一手吃香腸喝熱湯,總不免左支右絀… 沒關係,蜜月嘛,就算是全身淋得濕答答的狼狽場景,都是未來可以帶著笑容回憶的溫馨點滴。
看這個農村節,充滿傳統波希米亞民族風,小朋友與大姊姊們穿著白底紅花的波希米亞民族服飾,頓時令人回想起 2002 全球流行的波希米亞民族風,也和慕夏的許多晚期民族風作品似曾相識。不過還有個漸漸被淡忘卻令人驚訝的小故事:在幾百年的傳統裡,這裡並不是波希米亞農村,而是個德語社群小農村!原來 16 世紀初一場黑死病一度消滅了全村只剩兩個活口,讓 Holašovice 變成一個在波希米亞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鬼村,還好有遠方巴伐利亞與奧地利來的德國人,不怕死地搬過來重建了村落與農地;不過二次世界大戰後,這個德語村繁衍了四百年的後代庄稼漢們,都從家鄉被趕回了陌生的德國。
這樣的故事在中歐真是屢見不鮮呀,一堆德奧音樂家與建築師的家鄉其實在今天的捷克或斯洛伐克,匈牙利人李斯特只會講德語,今日波蘭甚至西部一整塊以前都住滿了德國人… 戰爭就是這樣,總是硬生生拆散了混居融洽的居民們,打著民族國家的旗號給他們區分了你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