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離開奧地利,我們蜜月的維也納華麗風與薩爾茲堡浮華世界風終於告一段落,進入德國最熱門的旅遊邦巴伐利亞 / Bayern,這個蜜月也要搖身一變轉向青春健康的湖光山色路線。先跟著巴伐利亞少年的腳步登上壯麗的鷹巢與楚格峰,再跟著德國中年上班族到暑假最熱門的海水浴場波登湖 / Bodensee。

 

Day 24. Berchtesgaden 三面環山的鷹巢

Berchtesgaden Provostry 貝特斯加登教長國,與薩爾茲堡有類似的命運,是左右兩邊巴伐利亞與奧地利兩大勢力的緩衝區,更厲害的是連旁邊的小主教國薩爾茲堡都幾乎把它完全圍繞!這個歷史政治處境真是險上加險,不過比起薩爾茲堡已經很險要的地形優勢,Berchtesgaden 的地理優勢更高一籌,除了從薩爾茲堡今日搭巴士可達的那條小小谷地隘口之外,幾乎固若金湯,誰也攻不下來!

當然,這是在 ancient regime 中鬆散的神聖羅馬帝國局勢下才容許這兩個小國得以獨立一方,不過到了 19 世紀初民族國家崛起的年代,薩爾茲堡與 Berchtesgaden 這對難兄難弟就變成兩個人球被踢來搶去,一下子是奧地利一下子是巴伐利亞… 終於,兩個緩衝小國家的命運就是一邊一國,一個給巴伐利亞一個給奧地利老大哥,也就成了今日德奧邊界的特別地形:小小一塊 Berchtesgaden 硬生生地凸出來,穿進西奧地利的鹽之領域中。

Berchtesgaden 本身就是個有山有水超豐富的度假好去處,不過我們倒覺得它不見得適合華麗蜜月旅行,說不定以後小寶寶長大後,闔家來此租個小屋住上一週過個山居歲月會更棒。這裡不但是德國中老年人、登山客與帶寶寶年輕夫婦的理想度假地,甚至連台灣背包客都絡繹不絕,諸如 Königsee 國王湖(其實「國王」之名恐怕是誤植,因為巴伐利亞一帶在 1806 年前都沒有國王呀,當地歷史學家的推測是當地史上樂善好施貴族 Kuno 的湖 Kunigsee)與洋蔥頭教堂、Ramsau 蘭紹與溪邊教堂那一景、蘭紹的興德湖 Hintersee 甚至湖畔私密小步道魔法森林 Zauberwald 都被台灣人遊遍了!不過我們可沒那麼多時間,從薩爾茲堡搭巴士來回,我們只有一個目的:希特勒的鷹巢 Kehlsteinhaus。

鷹巢的歷史毋須多言,拍馬屁納粹高官在 1938 給希特勒蓋的五十歲生日禮物,還夾帶了墨索里尼送的義大利大理石,不過希特勒本人在這裡待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一天… 要看歷史,可能就不用聚焦在鷹巢本身。畢竟上鷹巢的過程非常煩人,跨國巴士搭到 Berchtesgaden 還要搭地方巴士、搭到山腰旅遊資訊中心買票後還要搭上山巴士再搭電梯,而且都要預約時間還要等待... 而等待時間最適宜的去處就是 Dokumentationszentrum Obersalzberg 上鹽山檔案展示中心。

展示中心也是個非常嚴肅的納粹與猶太人大屠殺景點,不過相較於那些集中營景點,這裡並沒有排山倒海的悲慘景象用悲傷情緒席捲我們,而是冷靜地用有系統的解說牌、歷史影像與歷史小物件來展示猶太與日耳曼的衝突歷史、還有納粹崛起與巴伐利亞的關係。希特勒與納粹黨就是在這個重視傳統的巴伐利亞邦崛起坐大,這個人人都知道,但對我們來說更新鮮的是一張張美麗健康的巴伐利亞山間青年男女面孔,生活在山間、勤奮勞動、奔放運動、重視家庭、愛鄉愛土愛德國,如此健康青春的身體,就是納粹德國所訴求的純種日耳曼人完美形象。就這點來說,不論我們造訪過了多少被納粹侵略過的國家、或去過東南西北德多少地方,都不如在這巴伐利亞山巔的體驗來得深刻而具體。

旅遊歐洲各國,看遍歐美各國電影與文學,很容易對納粹德國留下一面倒的邪惡印象,但邪惡的背後的動機其實如此純潔美麗,甚至納粹席捲歐洲時,許多德國繼承自俾斯麥普魯士傳統的整齊、效率、榮譽、健康等價值,還受到許多百病叢生歐洲小窮國的嚮往,就像拿破崙席捲歐洲時各地都有進步知識分子一呼百應迎接他。可是最可怕的邪惡恐怕不是醜陋,而是扭曲的美麗,扭曲到連正在為惡都不自覺。

鷹巢山巔,的確是美得令人讚嘆的景觀,儘管這裡稱不上德國前幾高峰在阿爾卑斯山中更只是個小老弟,但一條突出的山脊在鷹巢嘎然而止,眼前三面遼闊的山谷盡收眼底,彷彿世界都在自己的腳下,這是健美德國山間少年們人人都該登的山、人人都該讚頌的自然,千辛萬苦爬到山巔的木十字架前感謝上帝賜與的勇氣與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