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6. Garmisch-Partenkirchen 濕壁畫裡的冬季奧運


還好昨天有把握機會上楚格峰,因為今天不但全天沒有一絲陽光、楚格峰頂能見度不到 50 公尺、甚至還下一整天的陣雨!沒有關係,蜜月旅行時只要心情好,就算要我們兩個撐著雨傘一起橫越巴伐利亞泥濘草原都沒問題!

Garmisch-Partenkirchen 這個雙子鎮簡稱 Ga-Pa,也有很多觀光客就直接以 "Garmisch" 簡稱之,不過這樣子說有些當地人可不會高興的。原來,這裡數百年來都是兩個不同的小鎮,直到 1936 年納粹德國為了宣揚國威籌辦夏季與冬季奧運(這也是最後一次,同一年的兩個奧運由同一國舉辦)時,硬是強迫 Garmisch & Partenkirchen 兩鎮合併作為冬奧會場。因此今日的地圖上,只有 Garmisch-Partenkirchen 一個小鎮、只有一個行政中心與一個火車站。

不過兩邊居民仍然保留著他們截然不同的文化認同。而由於兩塊地方不同的地理位置與行政資源投注,一個小鎮的確發展出兩個截然不同的面貌:鐵路東邊的 Partenkirchen 古色古香、如中世紀般的小鎮中心家家戶戶牆上畫滿了巴伐利亞傳統濕壁畫;鐵路西邊的 Garmisch 擁有眾多行政與文化設施,是滑雪勝地山下的觀光小鎮,充滿旅館、餐廳、啤酒花園與運動器材等相關產業。

從我們住的 Garmisch 這一邊出發,且先往楚格峰山腳下亂走,觀光地圖也沒寫什麼景點,不過雨下得越大,我們越是瘋狂地想著往草原裡走,走得鞋子與褲管越髒越好!一路上儘管民宅都很現代化,但該有的濕壁畫也沒少,而且很多現代主題,並不比古色古香的古老濕壁畫遜色。

很快地就走進了鄉間一片大草原的 Grainau,這裡幾乎連柏油路都找不到第二條,處處只有牧草地間的田間小徑,一間間迷你可愛的木造斜屋頂 chalet 已經不是拿來住人的,而是牧場裡拿來存放木柴與農具的工作小木屋,甚至走著走著往往就經過了豬圈雞舍還有乳牛。連家禽家畜們都知道要躲雨,牠們一定覺得這兩個人類真是窮極無聊,下雨天跑來這窮鄉僻壤幹嘛?

其實我們的目標很單純,就只是看了兩眼地圖後,傻傻地覺得往楚格峰山腳下走就會到昨天看見的「天使眼淚」美麗湖泊 Eibsee,走個兩小時還真的走到了,不過有些景觀就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晴天時從楚格峰山腰上往下看的 Eibsee 浮著一片深邃湛藍還有幾個晶瑩剔透的小島,但今日雨天站在一片平平的 Eibsee 湖畔看鴨子,只覺得這和我們一般社區公園裡的水池沒什麼兩樣嘛… 

搭巴士回到 Garmisch,這個西半部小鎮交通四通八達,火車站與巴士站出來走個兩步就是可吃可玩可購物的觀光區,街上從來少不了像我們一樣的觀光客。這裡有寬敞街道、茂密行道樹、還有廣大的廣場與噴泉可以辦戶外節目,甚至餐飲業商家就跑到街上來招攬客人了。我們居住的 Garmisch 這一半,充滿濃濃觀光風。

不過 Garmisch 觀光區的濕壁畫也不含糊,雖然看這些房子這麼新穎巨大多半是加強磚造甚至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牆粉刷還是紮紮實實地以現代精緻畫了各種宗教神話故事與巴伐利亞地方文化符號。儘管現代建築景觀新穎,Garmisch 這個地名卻早在八世紀時就以 "Germaneskau" 為史料所載,這個阿爾卑斯山隘口正是南方威尼斯與北方奧格斯堡之間南北向商路的要衝,這條商路經過今日北義大利與奧地利的 Tyrol 山區這一大段阿爾卑斯崎嶇山路後,終於走出群山來到了「日耳曼人的地盤」German District,也就是 Germaneskau 之名的由來。

東邊的 Partenkirchen 歷史更是悠久,羅馬帝國時代就是這條南北商路的穿山隘口城鎮 Partanum,則有「出發」的意思,也就是帝國北疆的人要「出發」穿越阿爾卑斯山往帝國南疆前進之意。相比之下這 Partenkirchen 就神祕多了,從火車站向東走去還要走過好一陣子路面寬大建築稀疏如郊區般的街廓們,才漸漸接近 Partenkirchen 的古鎮中心街道,其實就是短短窄小的一條主街道 Ludwigstrasse 而已,這邊幾乎沒什麼觀光氣息,很多密集的木造民宅,看起來很多當地人忙進忙出,只有零星幾家特色小餐廳與小酒館。

隨著較小的建築物尺度,Partenkirchen 小鎮濕壁畫也走稍微小巧古樸一點的風格,不過筆觸與主題都看得出來多半是 19 世紀中之後的作品,甚至若是 20 世紀末作品也不令人意外。巴伐利亞邦南部觀光,據說觀光客們也都很愛著名的「濕壁畫小鎮」如 Oberammergau 或 Mittenwald 這些地方,也許那些地方的濕壁畫真的又古樸又完整又原汁原味吧?根本沒聽人提過來楚格峰也能在山腳下看濕壁畫。不過如果不去考究什麼古樸或真實性,我們倒是看這些新壁畫一間間都看得津津有味地,畢竟濕壁畫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地方傳統,並不只是讓外人來獵奇的古蹟,更是今人代代相傳的傳統技藝呀。
  

Partenkirchen 小鎮的觀光餐廳與旅館沒有幾家,晚餐大家都來到地方風味最濃厚、觀光氣氛也最歡樂的 Gasthof Fraundorfer,每天晚餐都有民族歌手駐唱也有巴伐利亞小弟跳競技民族舞蹈,就是大家一想到德國就會想到的、那支雙手輪番拍打大腿、膝蓋、腳尖、腳踝的舞,德國版的「頭兒肩膀膝腳趾」 XD 這古色古香的客棧有餐廳也有民宿,雙人房一晚也才不到 €100,看來是更棒的蜜月小窩選擇。還是這個交通不太方便的 Partenkirchen,才是楚格峰腳下的浪漫阿爾卑斯小鎮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ysmalllam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