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克拉考 - 文藝復興美食街
這趟克拉考之旅的「食」,有一點不是那麼規律,有時下午一兩點才排隊參觀到了老城景點,有時早上搭巴士出去下午兩三點才回到克拉考,總是錯過了正規的午餐時間,卻也剛好避開了中午學生與觀光客人擠人的外食尖峰時段。我們怎麼選餐廳呢?不太想在老城區市中心人擠人、除了波蘭料理還想嚐些東歐異國料理、希望有個寬敞的用餐空間、也期待餐廳古色古香更有氣氛… 結果,不知不覺間,每一天午餐我們都來到了南方的皇家大道 Ulica Grodzka。
參觀完雅捷隆大學廳,第一天先來試試波蘭傳統餐廳:Miód Malina@Ul. Grodzka 40,吃波蘭最流行的油炸餃子,喝波蘭本土啤酒 Lech & Tyskie。這裡有漂亮的石頭牆、拱頂底下的石頭小火爐、水晶吊燈的微光很有氣氛。一頓波蘭菜有滿足我們的觀光客想像,不過難道每天都要吃波蘭菜嗎?明天開始換換口味好了。
參觀完瓦維爾城堡與大教堂,這天再來波蘭餐廳的對街回味匈牙利菜:Restauracja Balaton@Ul. Grodzka 37,吃匈牙利傳統 Gulasch,喝匈牙利進口山羊啤酒 Kozel。就在大街旁,有古樸的深黑色木桌椅,漂亮的文藝復興四分拱頂,下午沒什麼人,讓我們包場,好吃又愜意!
從 Wieliczka 鹽礦回來,來嚐嚐從沒吃過的烏克蘭餐:Smak Ukraiński@Ul. Kanonicza 15,喝烏克蘭啤酒 Obolon/Оболонь,烏克蘭菜單上其實還有很多神似匈牙利和波蘭菜如 Gulasch、甜菜湯或炸餃子,不過我們特別挑了幾個看不懂的東西來點,還以為可以吃到什麼另類烏克蘭菜,結果只是很平凡的酥皮湯和類似維也納的炸豬排 XD。這間的露明石造地窖更加古色古香地迷人,但我們更想去坐在充滿常民生活味道的天井,樸素又漂亮的木頭欄杆,這個文藝復興街面後的小中庭,很簡單卻佈置得很細心。
從 Kalwaria Zebrzydowska 聖山修道院回來,今天來頓奢華的義大利餐吧:Trattoria La Campana@Ul. Kanonicza 7,綠意盎然的一個大後院,義大利廚師、義式的食材與香料搭配、義式周到的服務與熱情裝飾,價位卻是義大利觀光點餐廳的 1/2-1/3!義大利餐廳的好處,就是即使只吃些常民料理如義大利麵與燉飯配一杯氣泡酒或氣泡水,就是一頓大餐等級的華麗氣氛。
那餐後甜點呢?很遺憾,我們就沒在這條城南的文藝復興美食街找到了,還是每天跑回老城中心、老城廣場北邊的Cukiernia Consonni@Ul. Szpitalna 26,起司蛋糕、無花果派、水果塔、還有冰淇淋聖代,要德式的 Becher 或法式的 Dame Blanche,應有盡有!
皇家大道 Ulica Grodzka
Ulica Grodzka 正是克拉考皇家大道的南段,也是國王從 Wawel 城堡中御駕出巡到市中心的儀典之路,向南還可以讓國王一路直達 Wieliczka 皇家鹽礦;旁邊的 Ulica Kanonicza 則是城堡與市中心人員物資流通的後勤小道,一長一短、一直一彎的這兩條文藝復興街道,雖然也算克拉考老城區,卻和老城區中心的棋盤格理想城市截然不同。
棋盤格街道雖然整齊有序,但是以一般的「逛街」來說,似乎比較缺乏一個讓人持續聚焦的主軸,總是在過寬大的十字路口時,就被兩旁街景吸走了,就驀地淡忘了對街仍然琳琅滿目的餐廳與商店。這兩條街卻可以讓人一路連續逛到底,Grodzka 大道上有熱門的觀光紀念品店和熱門的波蘭餐廳們,後巷 Kanonicza 則藏著小巧可愛的書店和文具店、以及一扇扇拱門後別有洞天的庭園餐廳們。
Grodzka 很好逛,很有氣氛,街上除了一間間文藝復興大宅宮殿,還有上至仿羅馬下至巴洛克的石頭教堂。一群群身著輕裝滿面春風的遊客們,後面跟著一輛接一輛的古典馬車,一起帶著笑容邁開大步,順著國王回家的方向走向 Wawel 山丘參觀城堡,或是探頭進一間間大宅拱門後方尋找美食。這個舒爽的格局,突然讓我似曾相識地想起華沙的皇城大道:克拉考郊區街與新世界大道。
這段大道說不上有什麼景點,但就像每天經過老城廣場一樣,我們每天也一定會來皇家大道上逛小店覓食、吃飽飯後散散步、看馬車也看遊人與學生,這種「大道」比起巴黎香榭麗舍、柏林菩提樹下或倫敦皮卡地里,都舒服親切得多了!
沿著大道經過 Wawel 城堡,繼續往南走去會是哪裡呢?克拉考之旅的最後一個下午,我們決定跨越皇城的南方邊界,走向充滿未知的新領域:猶太區 Kazimierz。
猶太區 Kazimierz
Kazimierz 本來不是克拉考的一部分,而是克拉考南方河對岸的另一個行政區。它當然比不過北岸的克拉考皇城來得漂亮,不過這裡不但以「猶太城」聞名、有真實生猛的多元族群生活軌跡、還有充滿創意的年輕前衛文化,有點類似華沙老城對岸的 Praga 區,甚至有點倫敦東區的味道。
Kazimierz 之命名,是紀念國王 Kazimierz III 把河南岸幾個小聚落連結成了一個新城市。它並不只是猶太城而已,而是基督教和猶太教和平共處的城市。Kazimierz 創立雅捷隆大學時其實是想創在這裡但中途失敗了,才讓大學由 Jadwiga 女王在老城中心復校;雖然創立大學失敗了,但 Kazimierz 的開明政策成功地吸引了多宗教多民族人才來到克拉考,也把波蘭變成 14 世紀開始宗教信仰最自由寬容的國家。這個共生共榮的景觀就在 Kazimierz,這一分鐘可能還在逛天主教堂,下一分鐘就驀地來到個猶太教堂前的廣場上。
當然,在納粹集中並屠殺猶太人之後,Kazimierz 過去猶太人集中的區域就此荒廢了好幾十年,克拉考的波蘭人也過了整整兩代從小沒見過猶太人的生活。Kazimierz 的復甦竟然要感謝史蒂芬史匹柏大導演,他來這裡拍了《辛德勒的名单》,雖然其實辛德勒的工廠也不在這一區,但 Kazimierz 廢棄的城市空間保留了歐洲最原汁原味的二戰前猶太人生活場景。電影上映後 Kazimierz 一炮而紅,遊客開始近來造訪,商人也開起一家家猶太主題商店與餐廳,更神奇的是:電影上映後至今二十年,越來越多海外猶太人飄洋過海來到 Kazimierz 居住,慢慢形成了全新的猶太人社區!
猶太區很好逛,儘管街道建築有點破敗,總是東缺一塊粉刷西缺一角油漆,空氣中卻有一種自由的氣氛,沒有了老城區處處美不勝收的經典建築,在平凡灰暗的鄰里街廓裡,我們反而更能注意到周邊的生活軌跡。廣場上會有按圖索驥的年輕人,轉角會有靜謐的塗鴉後花園。比起老城區,這裡的路上遊人真的不多,空間尺度雖然沒有老城區大,卻相對顯得寬廣許多。
比起老城區,這裡的路上遊人真的不多,空間尺度雖然沒有老城區大,卻相對顯得寬廣許多。走過公園旁的猶太紀念碑、廣場旁的猶太餐廳,隨時不經意就可以看見仍然保存至今的六間猶太教堂,有文藝復興的 Remuh Synagoge 與 High Synagogue、有巴洛克式的 Izaak Synagogue 與 Kupa Synagogue、甚至還有借用穆斯林建築式樣的摩爾式 Tempel Synagogue。猶太人雖然總是很鐵桿團結地堅守傳統,但他們在較形式化的層面如建築式樣上,卻可以海納百川,綜合運用基督宗教與伊斯蘭教的主題與符號,反正天下建築語彙都只是漂亮的皮相,可以任意擷取自由搭配,毫無負擔。
就像猶太教堂形式一樣,這裡不只猶太文化,而是什麼文化都可以混在一起。如果克拉考是最典型的「波蘭」民族景點,那 Kazimierz 就是克拉考裡的一塊國際綠洲。這裡的波蘭味淺了很多,也不只是猶太味,更有各種跨界、多民族、異文化的風情。心血來潮,我們就進了一家神祕的茶館,這裡有歐洲風、阿拉伯風、土耳其風、印度風、西藏風、中國風等各色各樣的茶座角落,打開菜單,琳琅滿目的全球茶種,我能叫得出來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其中還包括三種台灣茶。
Kazimierz 最令我喜歡的地方,還是這裡年輕前衛的多元文化,以圓環廣場上的頂蓋市場為中心。才來到這裡,就眼見一群學生和滑板少男少女們,擠在頂蓋市場的窗口旁亂哄哄地排隊;在歐洲每一個大城小鎮,只要看到這種陣仗,我們就知道前方有好吃的街頭美食了,屢試不爽!這個有點像披薩、有點像 Panini、又有點像印度抓餅或中東烤餅的長條麵包,到底是什麼?我說不上來,櫃檯後面的波蘭大嬸也不會用英文告訴我,旁邊會講英文的兩個少年也說不上來,只說這是 The very must of Kazimierz!
在克拉考的最後一個陰天下午,我們就捧著熱騰騰的無名烤餅,利用要回去搭飛機前的最後一個多小時,邊走邊吃逛逛這個克拉考的文創基地,一間間獨立的特色小店、神祕中帶點瘋狂的店面裝飾、混著波西米亞與龐克和街舞等多種風格的年輕人、當然更不缺便宜多樣的異國料理。似乎有點可惜,我們居然等到最後一個下午才挖到這塊克拉考的瑰寶,每一個角落都令人愛不釋手,姍姍來遲的我們卻只能依依不捨地匆匆離去。
回到老城區,向我們的租屋仲介 Old City Apartments 退了房,離開愜意生活了五天五夜的漂亮公寓,坐上仲介的小巴回到機場等候 Ryanair。從西歐來到波蘭旅遊,就是這樣逍遙,不論是大公寓還是專車接送,都有親切周到的完美服務,又花不了多少錢。克拉考五天,本來還有點擔心會不會玩得太久開始無聊,卻沒想到每一天都能打開她的一張面紗、都能體驗一個新的驚喜、也每天都能開啟一層新的視野。
我們的第三次波蘭小旅行,終於造訪了企盼已久的克拉考,真的遊完後卻帶著滿腔的意猶未盡… 就讓我們與克拉考的緣份在這裡畫下句點吧,不用再多留戀。下一次的波蘭之旅,還要繼續探索新的地方,要看看我們從來沒有見識過的波羅的海港都風情:Gdańsk。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