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研討會一天議程結束,四點半,還能幹什麼?既然最後一個場次是 National Gallery 的人來演講,那就順水推舟來逛個 National Gallery 吧!
座落於 Trafalgar Square 的 National Gallery 國家藝廊,算是倫敦最重要的歐洲古典繪畫老大師藝廊(倫敦的國家級藝廊版圖主要是 Tate Britain 專展英國 20 世紀中以前繪畫、Tate Modern 專展現代藝術、而 National Gallery 專收歐洲大陸 19 世紀以前的老大師作品 <- 以上全部都是研討會上剛學到的),其地位相當於布魯塞爾皇家美術館、阿姆斯特丹藝術博物館、柏林新國家藝廊、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馬德里普拉多(至於翡冷翠的烏菲茲,如果尊重任何地方的本地風格而不獨尊文藝復興為正統,那就當做和 Tate Britain 同等級好了)等等。不過在這麼多歐洲大都會的大牌藝廊中,倫敦 National Gallery 最迷人的特色是:常態展覽一律免費入場!
如果在別的城市,下午兩點之後若心血來潮想逛這種國家級的博物館或藝廊,我多半會打退堂鼓,因為一張十幾歐元的票只能看三四個小時實在太可惜了;就算我能夠一大早十點鐘就拔得頭籌第一個入場,我也希望在這一天八小時內能夠盡量逛完整間藝廊的大部分,讓這張票物超所值,因此往往疲於奔命,有種趕進度的感覺,最嚴重的一次是在柏林博物館島,居然為了一張博物館通票一天之內逛完三間!
而在倫敦這樣的免費藝廊,一切突然間輕鬆了起來。今天要是我只有一個小時,就進來轉一個小時,隨便找個展廳看某一位畫家的作品,專心看個一兩幅或帶著比較眼光看個十幾幅都好,突然靈感來了就換幅畫瞧瞧、站遠看構圖湊近看細部,或是走累了坐下休息畫張素描、看看展廳眾生或看帥哥美女都好。沒看到什麼都不可惜,改天再進來一個小時隨便轉轉就好,每次進來對某個主題看夠了,累積了滿滿的心得就可以興奮地回家,走在路上都能繼續馳騁那個主題的想像,而不用硬生生轉換心情繼續看別的畫而打斷了思緒與靈感。這是免費博物館獨一無二的自由,在巴黎就算是在免費的博物館日都不可能有這自由,因為難得的一天博物館日仍讓人想把握機會一天看到飽。
(2012 補充)在這三四年間,後來真的在每一趟倫敦行中都回到了 National Gallery,甚至往往一趟行程中可以來兩次以上,就這樣一點一滴地,National Gallery 常態館藏大概還看不到 1/3 吧。
National Gallery 的八月,不知是否也是個重度觀光景點?看 London Planner 旅遊小手冊上都把 National Gallery 排上倫敦十大景點之一,這我有點懷疑,至少我來此參觀的九月天,藝廊裡人數適中,相當舒服,既有許許多多好奇的眼睛互相激勵,人也不至於多到你擋我我擋你甚至擦撞起來,這是個非常舒服的博物館經驗,人們都慢悠悠地走著看著,不像收費的博物館總是竄進很多來去匆匆的旅行團,把整個清爽悠閒的氣氛給破壞掉了。在 National Gallery,博物館內人數適中,真正川流不息熱絡不絕的是門口前的 Trafalgar Square 大廣場。
九月的 National Gallery,還有一個最迷人的風景,那就是中小學解說團。在倫敦的中小學生真是幸福,一整個城市就是個大博物館,大家輪流排時間校外教學。博物館的專業導覽叔叔阿姨們,解說起一幅畫來充滿互動的誘導,要解說的往往不是一幅畫的背景典故意義等,而是要為小朋友激發一種看畫的方式,包括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如何發現有趣的東西、如何觀察構圖與小元素、如何觀察人的姿態與表情、如何觀察光影的使用、如何產生好奇心、如何提問如何想像以至於如何印證… 非常有趣!光是聽導覽機、看說明、甚至跟成人導覽團,恐怕都沒有這麼觸類旁通而生動有趣,於是就吸引著我跟著小學生團一路偷聽下去了 XD 這種小學生團我在維也納與布魯塞爾也都遇過,不過遠遠不如倫敦這次遇到的來得自由奔放,儘管也會提問也會討論,但往往像是老師要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答案一般,與其說是自由思考,不如說更像是學習臆測權威。
由於 National Gallery 內部不能拍照,且借用一張柏林 Bergamo Museum 的照片來描繪這景觀:大家席地而坐,一個老師/解說員坐在中央提出各種思考點刺激學生踴躍發問,頗有雅典學院的古風;而在 National Gallery,一群穿制服的倫敦小朋友更是優雅。
英國小學生,一群群穿著優雅的制服打著小領帶,非常可愛,不禁令我自我投射想起在台北的年少時代,也是穿著白襯衫格子長褲讀著課本上的西洋美術與文化史,但那一幅幅畫離我們如此遙遠、卻又有一種高攀不起的渴望,真令人對這群在倫敦這個大博物館生活的小學生羨慕不已。不過回想起來,其實我們也有故宮博物院導覽呀,當然很難要求故宮的導覽像 National Gallery 這樣活潑自由馳騁思考,不過畢竟是台北小朋友可及的一塊瑰寶,當然各級學校安排校外教學是積極還是敷衍了事,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我這輩子的中小學十二年間學校只帶出去參觀過美術館一次,不知這些倫敦小朋友多久一次呢?
(2011 補充)另一個倫敦小朋友的天堂大概是自然史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 了,滿坑滿谷的歷史與史前動物標本不說,光是入口大廳一隻大恐龍就羨慕死多少外國小朋友呀?小時候學了很多自然科學、小牛頓一本本看得滾瓜爛熟,但這些都比不過進入博物館看真的!在自然史博物館裡遇見的小朋友,非常活潑,到處亂竄,老師似乎給這群小朋友出了一個畫史前動物骨骼構造的功課,大家就拿著素描本拼命地畫,畫不夠快的就互相抄襲,你畫這邊我畫那邊一個小小共筆團很快就把整廳骨頭給征服了… 可愛又不聽話的小朋友,很直接地就留下了最具體的自然科學印象,比起我乖乖讀了那麼多書的知識來得清晰多了。
(2011 補充)沒在 National Gallery 看見素描小朋友,卻在 Natural History Museum 看見了,那麼像我一樣的素描大朋友呢?這個在一路之隔的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有很多。National Gallery 也曾看見畫素描的美術學生,不過在更多雕像與設計作品的 V&A 裡,更廣泛的美術學生包括學時尚的、學設計的、學建築的都可以來這裡畫。有許多大學生小學生甚至專業人士,拿著筆記本素描本在一堆作品之間描摹找靈感,這一直是我對博物館美術館的浪漫想像,誰知來到歐洲這幾年,這種風景大多只能在二線城市的小博物館和小藝廊中見到,而大都會的國家級博物館藝廊們都被川流不息的觀光客佔據了。誰知,在倫敦這個工作的、學習的也是觀光的大都會裡,這個美景仍然天天發生!也許博物館的免費政策的確有效地避開了很多旅行團客,觀光客當然還是有,不過多半是散客,而像 V&A 這類在特定領域館藏博大精深但在旅遊界名氣又沒那麼大的館,就只有週末時讓倫敦人自己來看展熱鬧一下,週間平日又回歸平靜,讓素描大朋友們甚至可以帶著畫板在這裡靜靜臨摹一整天。
(2011 補充)而這群博物館中,最受全球觀光注目的就是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當 Great 這個形容詞沒冠上去時,我不曉得中文裡用途甚廣的「大英」這個字眼是從哪裡翻譯來的,從帝國、國協、百科全書到博物館都要冠個「大英」,它一方面情不自禁地流露了對一個全球殖民勢力的崇仰,另一方面也把這個現今實質只剩北海一角的國家給浪漫化了... 而我懷疑,British Museum 會被這麼多其實對古文物也未必有啥興趣的觀光客趨之若騖,在中文世界裡多多少少是因為「大英」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威風、覺得有去到就很光榮、有紮實地在英國到此一遊的感覺。
British Museum 當然館藏豐富,也有我們古蹟保存界爭議已久的經典案例 - 雅典帕德嫩神廟上拆下來的 Elgin Marble,更有小黃瓜建築師 Norman Foster 的經典中庭改造案例可與羅浮宮媲美… 這應該是個美不勝收的博物館,但是在這裡我已經很少看見靜靜觀察欣賞的市民,遑論素描大朋友與素描小朋友,多的是團進團出的觀光客。雖然大多數人都很自制地不開閃光燈,但大家總是匆匆拍完就走換拍下一個,像在趕進度一樣跑得飛快;我們看展走來走去時,都還要隨時擔心擋到別人與雕像合照的鏡頭,這感覺還真是不太舒服;而看到某些「學識淵博」的單眼觀光客迅速大聲品頭論足一番、舉起鏡頭喀嚓一張轉頭就走的目空一切,真的很難激起我多角度看展激發想像力的靈感。必須遺憾地說:大英博物館一直是整個英國裡我最不喜歡的博物館。
(2011 補充)還好 Tate Britain 沒有被翻譯作「泰德大英美術館」,不然一定也要被觀光客擠爆了。不知道觀光客來英國都想看什麼,說不定他們心目中的英國是那個「大英」帝國,因此愛看英國從世界各地巧取豪奪、或合法或非法地得來的館藏集結成的「大英」博物館,或是少數一點觀光客愛看象徵「大英」在海上打倒「大法」的 Trafalgar Square 前的 National Gallery,不過那裡都是歐陸老大師,跟英國有多少直接關係呢?對我來說,要看英國美術,首先該去的是西邊已經有點遠離市中心的 Tate Britain,它在觀光界的低名氣與遠離市中心造成的低人氣,更是它維持一個舒適悠閒的美術館之關鍵。在把 20 世紀中期後的現代作品切割出去另開新館 Tate Modern 後,今日的 Tate Britain 儼然已經從旅遊地圖上除名,把光芒全部給了 Tate Modern 讓觀光客去趨之若騖,而留下 Tate Britain 給真正對它有興趣的有緣人,即使在週間時往往只是小貓兩三隻,這些小貓們若能悠閒逛展帶著滿滿心得離開,就是美術館的偉大貢獻。
(2013 補充)Tate Britain 對我來說的幾個大主題是發源於英國的浪漫主義繪畫、以及 19 世紀末發源於 Birmingham 的拉斐爾前派繪畫、還有隨之擴大在英法間流行的唯美主義繪畫。提到這些 19 世紀拉斐爾前派與唯美主義,就不能不提新興工業城 Birmingham 了(詳見另一篇介紹 Birmingham 的文章)。當年從 Birmingham 崛起的拉斐爾前派可是和倫敦的主流菁英畫壇 Royal Academy of Arts 水火不容,不過時至今日,這個 Royal Academy of Arts 也已經變成三天兩頭舉辦唯美主義特展的大本營了,沒辦法,誰叫拉斐爾前派和唯美主義畫起憂鬱美女來特別迷人呢?
短短的 National Gallery 之旅,跟著小學生團偷聽了一個小時,小學生解散放學了,也到了我們吃晚餐的時間。其實倫敦美術館不假外求,我這幾天開會喝茶的地方 Royal Academy of Arts 本身就是倫敦最傑出的美術館之一呀!而且 Royal Academy 一直是活在當下的,從 18 世紀中創立以來儘管代表當時古典繪畫的保守勢力,但在 19/20 世紀之交這個工業巨輪飛快運轉牽動社會變遷的時代,沒有什麼新潮流能夠被壓抑下來,Royal Academy 很快就放下往日輝煌而擁抱了新時代,將 19 世紀末中英格蘭興起的唯美主義等反叛運動海納百川,引領了具有英國特色的 20 世紀初繪畫。至今,倫敦每年最大的美術界盛事就是 Royal Academy of Arts 主辦的 Summer Exhibition,這是一個讓新一代年輕藝術家嶄露頭角的場合,也是讓藝術經紀人與民間藝廊們尋找新秀的獵才場合,要傳統、要現代、要前衛、要跨界,什麼樣的藝術都接收。
18 世紀末堅守古典傳統勢力的創始院長 Joshua Reynolds,他的雕像就站在中庭廣場的正中軸線上,背後建築物的正立面上放著提香、拉斐爾、達文西等文藝復興老大師雕像,居然還很不害羞地把另一尊 Reynolds 像和他們三位並列... 然而今日 Royal Academy of Arts 最吸睛的是中庭裝置藝術,每個季節都會換,絕對要用超大尺度與驚人的構造材料設計顛覆來者對 Royal Academy 的傳統想像,小小的 Joshua Reynolds 雕像看到這個發展可能不會太開心,但也只能抬頭默默地看著前衛藝術向未來走去。
今晚演出:Stomp@Ambassadors Theatre
在劇院旁吃完印度料理,今晚的表演是破銅爛鐵打擊表演團 Stomp,本團我只在 DVD 上看過,曾經為他們對生活周遭俯拾即是的日常用品都能敲打出音樂的本事驚艷不已,今天能夠看到現場,看見這些很個人化的動作如何精準合拍地搭配成群體動作甚至群體演奏、也看見舞台設計和舞台工程如何使這些巧妙炫技天衣無縫地成為可能,的確是個大開眼界的全新體驗,不過也就是大開眼界而已,這樣的藝術就像優人神鼓一般,對我來說其形式之美遠大於其變化出的創作內容,這輩子能夠看一次,也就夠了。
座落於 Trafalgar Square 的 National Gallery 國家藝廊,算是倫敦最重要的歐洲古典繪畫老大師藝廊(倫敦的國家級藝廊版圖主要是 Tate Britain 專展英國 20 世紀中以前繪畫、Tate Modern 專展現代藝術、而 National Gallery 專收歐洲大陸 19 世紀以前的老大師作品 <- 以上全部都是研討會上剛學到的),其地位相當於布魯塞爾皇家美術館、阿姆斯特丹藝術博物館、柏林新國家藝廊、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馬德里普拉多(至於翡冷翠的烏菲茲,如果尊重任何地方的本地風格而不獨尊文藝復興為正統,那就當做和 Tate Britain 同等級好了)等等。不過在這麼多歐洲大都會的大牌藝廊中,倫敦 National Gallery 最迷人的特色是:常態展覽一律免費入場!
如果在別的城市,下午兩點之後若心血來潮想逛這種國家級的博物館或藝廊,我多半會打退堂鼓,因為一張十幾歐元的票只能看三四個小時實在太可惜了;就算我能夠一大早十點鐘就拔得頭籌第一個入場,我也希望在這一天八小時內能夠盡量逛完整間藝廊的大部分,讓這張票物超所值,因此往往疲於奔命,有種趕進度的感覺,最嚴重的一次是在柏林博物館島,居然為了一張博物館通票一天之內逛完三間!
而在倫敦這樣的免費藝廊,一切突然間輕鬆了起來。今天要是我只有一個小時,就進來轉一個小時,隨便找個展廳看某一位畫家的作品,專心看個一兩幅或帶著比較眼光看個十幾幅都好,突然靈感來了就換幅畫瞧瞧、站遠看構圖湊近看細部,或是走累了坐下休息畫張素描、看看展廳眾生或看帥哥美女都好。沒看到什麼都不可惜,改天再進來一個小時隨便轉轉就好,每次進來對某個主題看夠了,累積了滿滿的心得就可以興奮地回家,走在路上都能繼續馳騁那個主題的想像,而不用硬生生轉換心情繼續看別的畫而打斷了思緒與靈感。這是免費博物館獨一無二的自由,在巴黎就算是在免費的博物館日都不可能有這自由,因為難得的一天博物館日仍讓人想把握機會一天看到飽。
(2012 補充)在這三四年間,後來真的在每一趟倫敦行中都回到了 National Gallery,甚至往往一趟行程中可以來兩次以上,就這樣一點一滴地,National Gallery 常態館藏大概還看不到 1/3 吧。
National Gallery 的八月,不知是否也是個重度觀光景點?看 London Planner 旅遊小手冊上都把 National Gallery 排上倫敦十大景點之一,這我有點懷疑,至少我來此參觀的九月天,藝廊裡人數適中,相當舒服,既有許許多多好奇的眼睛互相激勵,人也不至於多到你擋我我擋你甚至擦撞起來,這是個非常舒服的博物館經驗,人們都慢悠悠地走著看著,不像收費的博物館總是竄進很多來去匆匆的旅行團,把整個清爽悠閒的氣氛給破壞掉了。在 National Gallery,博物館內人數適中,真正川流不息熱絡不絕的是門口前的 Trafalgar Square 大廣場。
九月的 National Gallery,還有一個最迷人的風景,那就是中小學解說團。在倫敦的中小學生真是幸福,一整個城市就是個大博物館,大家輪流排時間校外教學。博物館的專業導覽叔叔阿姨們,解說起一幅畫來充滿互動的誘導,要解說的往往不是一幅畫的背景典故意義等,而是要為小朋友激發一種看畫的方式,包括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如何發現有趣的東西、如何觀察構圖與小元素、如何觀察人的姿態與表情、如何觀察光影的使用、如何產生好奇心、如何提問如何想像以至於如何印證… 非常有趣!光是聽導覽機、看說明、甚至跟成人導覽團,恐怕都沒有這麼觸類旁通而生動有趣,於是就吸引著我跟著小學生團一路偷聽下去了 XD 這種小學生團我在維也納與布魯塞爾也都遇過,不過遠遠不如倫敦這次遇到的來得自由奔放,儘管也會提問也會討論,但往往像是老師要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答案一般,與其說是自由思考,不如說更像是學習臆測權威。
由於 National Gallery 內部不能拍照,且借用一張柏林 Bergamo Museum 的照片來描繪這景觀:大家席地而坐,一個老師/解說員坐在中央提出各種思考點刺激學生踴躍發問,頗有雅典學院的古風;而在 National Gallery,一群穿制服的倫敦小朋友更是優雅。
英國小學生,一群群穿著優雅的制服打著小領帶,非常可愛,不禁令我自我投射想起在台北的年少時代,也是穿著白襯衫格子長褲讀著課本上的西洋美術與文化史,但那一幅幅畫離我們如此遙遠、卻又有一種高攀不起的渴望,真令人對這群在倫敦這個大博物館生活的小學生羨慕不已。不過回想起來,其實我們也有故宮博物院導覽呀,當然很難要求故宮的導覽像 National Gallery 這樣活潑自由馳騁思考,不過畢竟是台北小朋友可及的一塊瑰寶,當然各級學校安排校外教學是積極還是敷衍了事,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我這輩子的中小學十二年間學校只帶出去參觀過美術館一次,不知這些倫敦小朋友多久一次呢?
(2011 補充)另一個倫敦小朋友的天堂大概是自然史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 了,滿坑滿谷的歷史與史前動物標本不說,光是入口大廳一隻大恐龍就羨慕死多少外國小朋友呀?小時候學了很多自然科學、小牛頓一本本看得滾瓜爛熟,但這些都比不過進入博物館看真的!在自然史博物館裡遇見的小朋友,非常活潑,到處亂竄,老師似乎給這群小朋友出了一個畫史前動物骨骼構造的功課,大家就拿著素描本拼命地畫,畫不夠快的就互相抄襲,你畫這邊我畫那邊一個小小共筆團很快就把整廳骨頭給征服了… 可愛又不聽話的小朋友,很直接地就留下了最具體的自然科學印象,比起我乖乖讀了那麼多書的知識來得清晰多了。
(2011 補充)沒在 National Gallery 看見素描小朋友,卻在 Natural History Museum 看見了,那麼像我一樣的素描大朋友呢?這個在一路之隔的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有很多。National Gallery 也曾看見畫素描的美術學生,不過在更多雕像與設計作品的 V&A 裡,更廣泛的美術學生包括學時尚的、學設計的、學建築的都可以來這裡畫。有許多大學生小學生甚至專業人士,拿著筆記本素描本在一堆作品之間描摹找靈感,這一直是我對博物館美術館的浪漫想像,誰知來到歐洲這幾年,這種風景大多只能在二線城市的小博物館和小藝廊中見到,而大都會的國家級博物館藝廊們都被川流不息的觀光客佔據了。誰知,在倫敦這個工作的、學習的也是觀光的大都會裡,這個美景仍然天天發生!也許博物館的免費政策的確有效地避開了很多旅行團客,觀光客當然還是有,不過多半是散客,而像 V&A 這類在特定領域館藏博大精深但在旅遊界名氣又沒那麼大的館,就只有週末時讓倫敦人自己來看展熱鬧一下,週間平日又回歸平靜,讓素描大朋友們甚至可以帶著畫板在這裡靜靜臨摹一整天。
(2011 補充)而這群博物館中,最受全球觀光注目的就是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當 Great 這個形容詞沒冠上去時,我不曉得中文裡用途甚廣的「大英」這個字眼是從哪裡翻譯來的,從帝國、國協、百科全書到博物館都要冠個「大英」,它一方面情不自禁地流露了對一個全球殖民勢力的崇仰,另一方面也把這個現今實質只剩北海一角的國家給浪漫化了... 而我懷疑,British Museum 會被這麼多其實對古文物也未必有啥興趣的觀光客趨之若騖,在中文世界裡多多少少是因為「大英」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威風、覺得有去到就很光榮、有紮實地在英國到此一遊的感覺。
British Museum 當然館藏豐富,也有我們古蹟保存界爭議已久的經典案例 - 雅典帕德嫩神廟上拆下來的 Elgin Marble,更有小黃瓜建築師 Norman Foster 的經典中庭改造案例可與羅浮宮媲美… 這應該是個美不勝收的博物館,但是在這裡我已經很少看見靜靜觀察欣賞的市民,遑論素描大朋友與素描小朋友,多的是團進團出的觀光客。雖然大多數人都很自制地不開閃光燈,但大家總是匆匆拍完就走換拍下一個,像在趕進度一樣跑得飛快;我們看展走來走去時,都還要隨時擔心擋到別人與雕像合照的鏡頭,這感覺還真是不太舒服;而看到某些「學識淵博」的單眼觀光客迅速大聲品頭論足一番、舉起鏡頭喀嚓一張轉頭就走的目空一切,真的很難激起我多角度看展激發想像力的靈感。必須遺憾地說:大英博物館一直是整個英國裡我最不喜歡的博物館。
(2011 補充)還好 Tate Britain 沒有被翻譯作「泰德大英美術館」,不然一定也要被觀光客擠爆了。不知道觀光客來英國都想看什麼,說不定他們心目中的英國是那個「大英」帝國,因此愛看英國從世界各地巧取豪奪、或合法或非法地得來的館藏集結成的「大英」博物館,或是少數一點觀光客愛看象徵「大英」在海上打倒「大法」的 Trafalgar Square 前的 National Gallery,不過那裡都是歐陸老大師,跟英國有多少直接關係呢?對我來說,要看英國美術,首先該去的是西邊已經有點遠離市中心的 Tate Britain,它在觀光界的低名氣與遠離市中心造成的低人氣,更是它維持一個舒適悠閒的美術館之關鍵。在把 20 世紀中期後的現代作品切割出去另開新館 Tate Modern 後,今日的 Tate Britain 儼然已經從旅遊地圖上除名,把光芒全部給了 Tate Modern 讓觀光客去趨之若騖,而留下 Tate Britain 給真正對它有興趣的有緣人,即使在週間時往往只是小貓兩三隻,這些小貓們若能悠閒逛展帶著滿滿心得離開,就是美術館的偉大貢獻。
(2013 補充)Tate Britain 對我來說的幾個大主題是發源於英國的浪漫主義繪畫、以及 19 世紀末發源於 Birmingham 的拉斐爾前派繪畫、還有隨之擴大在英法間流行的唯美主義繪畫。提到這些 19 世紀拉斐爾前派與唯美主義,就不能不提新興工業城 Birmingham 了(詳見另一篇介紹 Birmingham 的文章)。當年從 Birmingham 崛起的拉斐爾前派可是和倫敦的主流菁英畫壇 Royal Academy of Arts 水火不容,不過時至今日,這個 Royal Academy of Arts 也已經變成三天兩頭舉辦唯美主義特展的大本營了,沒辦法,誰叫拉斐爾前派和唯美主義畫起憂鬱美女來特別迷人呢?
短短的 National Gallery 之旅,跟著小學生團偷聽了一個小時,小學生解散放學了,也到了我們吃晚餐的時間。其實倫敦美術館不假外求,我這幾天開會喝茶的地方 Royal Academy of Arts 本身就是倫敦最傑出的美術館之一呀!而且 Royal Academy 一直是活在當下的,從 18 世紀中創立以來儘管代表當時古典繪畫的保守勢力,但在 19/20 世紀之交這個工業巨輪飛快運轉牽動社會變遷的時代,沒有什麼新潮流能夠被壓抑下來,Royal Academy 很快就放下往日輝煌而擁抱了新時代,將 19 世紀末中英格蘭興起的唯美主義等反叛運動海納百川,引領了具有英國特色的 20 世紀初繪畫。至今,倫敦每年最大的美術界盛事就是 Royal Academy of Arts 主辦的 Summer Exhibition,這是一個讓新一代年輕藝術家嶄露頭角的場合,也是讓藝術經紀人與民間藝廊們尋找新秀的獵才場合,要傳統、要現代、要前衛、要跨界,什麼樣的藝術都接收。
18 世紀末堅守古典傳統勢力的創始院長 Joshua Reynolds,他的雕像就站在中庭廣場的正中軸線上,背後建築物的正立面上放著提香、拉斐爾、達文西等文藝復興老大師雕像,居然還很不害羞地把另一尊 Reynolds 像和他們三位並列... 然而今日 Royal Academy of Arts 最吸睛的是中庭裝置藝術,每個季節都會換,絕對要用超大尺度與驚人的構造材料設計顛覆來者對 Royal Academy 的傳統想像,小小的 Joshua Reynolds 雕像看到這個發展可能不會太開心,但也只能抬頭默默地看著前衛藝術向未來走去。
今晚演出:Stomp@Ambassadors Theatre
在劇院旁吃完印度料理,今晚的表演是破銅爛鐵打擊表演團 Stomp,本團我只在 DVD 上看過,曾經為他們對生活周遭俯拾即是的日常用品都能敲打出音樂的本事驚艷不已,今天能夠看到現場,看見這些很個人化的動作如何精準合拍地搭配成群體動作甚至群體演奏、也看見舞台設計和舞台工程如何使這些巧妙炫技天衣無縫地成為可能,的確是個大開眼界的全新體驗,不過也就是大開眼界而已,這樣的藝術就像優人神鼓一般,對我來說其形式之美遠大於其變化出的創作內容,這輩子能夠看一次,也就夠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