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又到週末了,今天倫敦的清晨比平常清閒,但一過了十點鐘突然間購物區與觀光區整個熱鬧起來!今天是待在倫敦的最後一晚,繼昨天感嘆倫敦北與南兩個世界、看過了 Southwark 販夫走卒的悲慘處境後,今天我們臨時決定以音樂劇《悲慘世界》畫下倫敦之旅的句點。
人在台灣,好多年前早就看過號稱空前絕後的《悲慘世界》十週年演唱會版了,當然這是經典中的經典,人人只有一面倒的鼓掌慶賀,但老實說,我對這種大家一字排開不演戲只跟著劇情進度唱歌秀花腔的演出非常不耐,這就好像叫男高音女高音站在舞台中央唱歌劇的一首首單曲而已,我認為完全沒有意義,因為音樂劇對我來說就是用歌與舞來演戲,和華格納的樂劇概念一樣,音樂與劇情絕不可分!因此我們對《悲慘世界》的劇場演出充滿了期待,只擔心它太熱門,我們週六當天才來買可能買不到… 還好運氣不錯,在 Leicester Square 的半價票亭 tkts 仍然買到了今晚地面層前六排的位子,而且每張才不到 £20!倫敦真是太棒了,連這種全球熱門音樂劇都可以當天買到便宜票!
(2012 補充)翌年 2010 倫敦慶祝了悲慘世界 25 週年也推出了新製作,頓時掀起新一波悲慘世界熱潮,而從 2010 到 2012 我們每一次的倫敦之旅,都再也沒在半價票亭買到過悲慘世界了… -_- 無獨有偶,這個充滿綠蔭的漂亮市區公園 Leicester Square,自 2010 起也展開長達兩年的大整修,之後每次來都只能看一圈高高的施工圍牆,直到 2012 年六月女王鑽禧前才隆重開幕,終於重見天日。
充滿港味的中國城 - 倫敦華埠 China Town
買完票,我們先去把晚上到 Queen's Theatre 的路探好,於是第一次經過了倫敦華埠 China Town,真是相見恨晚呀!我們在 Piccadilly Circus 旁邊的 Royal Academy 待了好幾天,居然沒一天來這近在咫尺的中國城吃點東西。其實要說來中國城,我們也不是什麼會懷念家鄉味或出門在外一定要吃到米飯的華人,只是在世界每個地方都會對與自己血緣相近的移民社群地景有所好奇,也想去吃吃看這裡的「中國菜」有什麼特別的變化。
逛著逛著,慢慢發現這裡與其說是「中國城」不如說是「香港城」,畢竟將近兩百年來來到這裡的大部分華人都是從香港來的,而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更是多了一分親近關係。當然,現在的中國城應該也有很多非香港人吧?但還是到處充滿濃濃香港味,譬如許多報紙是繁體字、大部分人名的音譯都是廣東話而非普通話發音,還有這邊的餐廳,以廣式燒臘和港式飲茶為主,甚至飲茶吃點心的餐廳還不只中國城,在整個倫敦市中心處處都找得到!
儘管才十一點出頭,看到這麼多燒臘店我們提早飢腸轆轆了起來,這就隨便選了一間旺記 Wong Kei 吃午餐,看英文拼法應該是香港餐廳吧,進去果然就是典型的香港服務以「快狠準」為特色的直爽性格,服務生對客人看都不看一眼也沒什麼禮數,但是非常便宜、份量大、即使作法並不精緻但充滿道地港味,而且食材品質夠好份量也很大,更有在歐洲多年已經很久沒見到的無限茶水供應!
(2012 補充)後來這三年間,我們多次的倫敦旅程在 National Gallery & Borough Market 之外,也把中國城加進清單,作為第三個每次來倫敦都一定要去的必遊點。每一趟倫敦旅遊中,我們都可以廣泛嘗試各種倫敦的英式或異國料理,但一定要有一餐在中國城吃,或是每當想不到該吃什麼的時候,就先來中國城,順便大肆採買食材與中式調味料補貨回家。倫敦的華人真幸福,有這麼大的中國城還有這麼多互相競爭的高品質選擇,不像在布魯塞爾和安特衛普怎麼逛就只是那兩家將近壟斷的超市、就那幾家小餐館,即使不甚滿意也沒得挑。
在旺記酒足飯飽了,突然覺得繼中國城後,今天該是逛逛倫敦異國社群的日子了,畢竟一直聽說倫敦市內的流行語言有一百五十多種,是個名符其實的民族大熔爐。在市中心 Soho 區就有中國城,居然在堂皇的倫敦北岸也充滿了放浪形骸的混亂活力,那麼其他社群呢?它們都在哪裡?翻開 DK 旅遊書的推薦,發現這些異國社群的主要旅遊點不外是市場們,那好極啦,剛好今天星期六,正是倫敦市場開得最大最旺的日子。當然倫敦市場這麼多,也只能挑幾個有點異國特色的去囉。
加勒比海社區 - 諾丁丘 Notting Hill
首先從離市中心最遠的 Portobello Market 開始,它位於一個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地方:諾丁丘 Notting Hill,聽過這地方,當然是因為修葛蘭的電影《新娘百分百》啦,全片絕大部分就在這裡拍攝,這也是英國小品浪漫喜劇專家 Richard Curtis 的老家。先從 Portobello 大街上的市集開始逛,才發現這與其說是個異國市集,不如說是個二手古董市集,大部分賣的東西還是歐式老家具、老唱片老廣告老明信片、或是歐式餐具器皿等等;當然也還是有些來自海外異國的佛像與木雕等古玩,不過整體來說就是個獵奇的二手交換市場,哪來的移民社群呢?
有點失望地離開市場,再多走訪點 Notting Hill 社區的其他街道,儘管建築都是清一色的愛德華式樣連棟街屋,卻終於漸漸可以感覺到黑人居民的群集了。Notting Hill 是倫敦的加勒比海移民社區,一年一度的 Notting Hill Carnival 則是與冬季的歐式嘉年華(主要在德語系國家,英國幾乎沒有)大相逕庭的夏季海洋風熱情嘉年華。不過要說這裡真有很濃的加勒比海味嗎?倒也未必。
前幾天研討會才有都市社會學家討論了 Notting Hill 的縉紳化問題,當這裡以前地理位置邊緣、建築狀況衰敗蕭條而地價與租金非常便宜的時候,是讓貧窮的加勒比海新移民依親安居的邊緣社區;不過一種充滿異國想像的迷人加勒比海生活風漸漸傳開後,許多帶點波希米亞性格的都市新貴紛紛來此購地置產,也帶動了這邊小商店漸漸轉為文青咖啡館的都會雅痞風。而最嚴重的轉捩點恐怕就是《新娘百分百》這部電影,突然間讓 Notting Hill 成為倫敦的浪漫社區,也帶來了幾乎從來沒有過的大批國際觀光客,人人爭著要去 Portobello Market 和電影中修葛蘭經營的那家旅遊小書店。
(2010 補充)翌年夏天,我們終於趁著 8 月底 Notting Hill Carnival 的時間重返 Notting Hill,滿心期待可以看到里約熱內盧嘉年華一般的花枝招展黑人辣妹肚皮舞遊行,結果並沒有… 看來 Carnival 一定要非常早來佔位子才能看見主街道上的遊行,如果準時到場,只能一直被擠在外圍跟著狂歡的年輕人們飲酒作樂,也有機會光顧加勒比海住戶們在自家門口或前院開起的烤肉攤或雜貨攤。這裡的狂歡年輕人,相當狂野,比起在比利時與德國遇過的嘉年華都要狂野多了,這邊並不時興人人都要打扮得花枝招展或像卡通人物一樣來搞笑,而時興大家帶酒在街上邊喝邊跳舞順便搭訕妹妹,根本就是把平日週末的夜店生活帶到白天的大街上來。
(2010 補充)最後,2010 這趟嘉年華之旅什麼奇裝異服遊行都沒看到,倒是看到了不少造型可愛的倫敦警察 - 這個嘉年華是倫敦景界一年一度的大陣仗,2010 這年三天的嘉年華就動員了超過五千人的警力!因為這裡的狂歡是真的狂歡,沒有什麼節制而往往造成暴動,從這個角度看倒是頗有「嘉年華」這個一年一度給市民發洩憤懣的中世紀傳統味道。翌日的 The Guardian 報紙頭版,居然是慶祝 2010 諾丁丘嘉年華警力戒備圓滿成功,只有幾個酒醉鬧事被短暫拘留而已。
法國猶太孟加拉人,大家都來住 Brick Lane
下一站是號稱具有倫敦最密集的孟加拉餐廳的 Brick Lane。地鐵坐到 Liverpool Street 車站,這個車站我以前就從阿湯哥電影《不可能的任務》中久仰大名了,突然間就到了 City of London 高樓辦公大廈們的另一邊。這裡還是個看起來很明亮的中高級商務購物街,往東區走去的路上,先經過的是維多利亞式磚造頂蓋市場 Old Spitalfields Market,除了一週七天的一般雜貨食品市場外,週六更是年輕設計師的實驗性平價時尚產品市場。而在 Spitalfields 到 Brick Lane 這一帶,近年已經成為倫敦新的時尚、設計與藝術新指標,處處找得到又大又便宜的藝廊或展場,設計科系學生們每次期末也紛紛來此舉辦成果展。
Spitalfields 這一帶今日能夠成為時尚市場,有其久遠的歷史因素。它是 17 世紀歐洲天主教與新教大對決與大清洗時,法國的胡格諾教派 Huguenots 宗教難民們逃來倫敦的移民社區(同時間,英國與愛爾蘭的天主教徒也紛紛往歐陸逃呀,很多就逃進了比利時...),由於 Spitalfields 和 Brick Lane 這一帶早在 17 世紀就是屬於較窮的、地價較低的地方,因此就成為這群法國難民們理想的落腳處。就是這群 Huguenots 在此帶著家鄉的紡織老技巧營生,漸漸在此發展了紡織工業聚集,而培養了 20 世紀此處的時尚設計產業鏈各環節。Huguenots 就是最早的倫敦法國族群,後來經過三個世紀以來的攀親帶故,讓倫敦今日也有了將近三十多萬法國人社群而且逐漸擴大中,勢力龐大到 Hollande 競選總統時還要把倫敦當成重要的一站(有種馬英九謝長廷去 L. A. 拜票的味道),畢竟倫敦都已經成為「法國第六大城」了。
接近 Brick Lane 的路上,還會先經過一家號稱倫敦最好吃的炸魚薯條店 - Poppies Fish & Chips,這種料理如此簡單,食材品質與簡單的火侯與搭配,就成了贏過昨天 The Anchor 這種平凡餐廳的關鍵因素… 不過炸魚薯條再怎麼樣也只是如此,今天我們的新嘗試是清爽的氣泡飲料 Fentiman's。
走進 Brick Lane,這裡果然是孟加拉餐廳天堂!在倫敦每個區域走個幾步路就可以看見一家印度餐廳,但孟加拉社群與孟加拉美食則完全集中在這條小街上。孟加拉人是 Brick Lane 今日最明顯的移民社群,也是 1970s 時最晚來此的一批,他們在此就在法國人們經營了三百年日益龐大的紡織產業中找工作討生活。
Brick Lane 過去就聚集了許多啤酒廠,今日幾乎已經倒光了,倒是因此留下很多大廠房可以廉價出租成為藝廊、工作室、展覽廳、或是賣低價服飾的大賣場,而街上也隨時看見磚造工業遺產與塗鴉牆。整條 Brick Lane 散發著一股頹廢的另類風味,年輕人我行我素地穿著,隨處在廢棄工廠的中庭小角落戶外座位喝酒吃熱食,這感覺好像柏林東邊的倉庫們呀!
可惜今天禮拜六,我們本來還以為禮拜六這種大家都出門逛街的日子一定每一個市集都有開,沒想到,這個 Brick Lane Market 就剛好是只開禮拜天的,而附近的另一個二手時尚衣物市集也是主要開禮拜天,週一到週五開得比較小規模,禮拜六則完全關閉… 運氣真差,看來以後還是有點計畫做點功課再出發比較好。(2011 年補充:年五月份終於趁著 Trooping The Colour 的女王生日小週末,把握了機會於星期天來此。)
Brick Lane Market
Petticoat Lane Market
這裡也就走進一方面社會與治安壯況惡名昭彰、但在年輕人間具有旺盛的新文化活力的倫敦東區了。從 16 世紀末,倫敦城東郊早就是創作活力充沛的法外之地,是莎士比亞與其前輩和同道們最早從事創作演出的邊緣地帶,比 The Globe 還要資深幾十年的前輩 The Red Lion, The Theatre, The Curtain 等老劇院那時已經在 Shoreditch/Whitechapel 一帶產生了聚集,倫敦城的法律管不到、而這裡土地廣大、租金低廉、還沒被城牆規訓的創意身體到處都是、人生百態的戲劇化題材天天上演。而今天也差不多,無錢無勢的年輕人們,他們的文化實踐總是要從最貧窮、地價最低、同時也能看見最多底層社會百態的地方開始,曾經,在倫敦與在紐約都是蘇活區擔負下這個替代空間的角色,但它們都已紛紛縉紳化後,新一代的年輕人就由倫敦東區另起爐灶。縉紳化 Gentrification 總是緊跟在城市創新的腳步後面收割成果,但創意的生命總是能在意想不到的新土地上找到出路。
倫敦東區最吸睛的是個另類裝扮:東區勞工階級的珍珠裝男女 pearlies。珍珠裝本來是東區一位倫敦街道清潔工在街頭掃地順便募款做慈善事業時(有一點點陳樹菊的味道?)為了吸引路人目光而特別縫製的,後來隨著他的義舉流行起來成為東區即使貧窮也要盡一己之力從事慈善的象徵。
倫敦在歐洲城市中最特別的地方,就是窮人與富人的空間區位分布。與一般歐洲大城總是有錢人集中郊區讓市中心衰敗、或是有錢人跑回市中心炒起房價趕走窮人這樣兩極化的發展不同,在倫敦,從 19 世紀都市快速膨脹以來,窮人與富人區就有計畫地櫛比鱗次相間,富人區旁就是窮人區,而靠地鐵網絡很快速地讓窮人們可以流進富人區幫富人們執行各種生活所需的下層工作,包括運貨、幫傭、管家等等。看看 1889 年的貧窮地圖調查,從最有錢的紅色一直到最貧無立錐之地的藍色,往往大街上看到有錢中產階級住宅,轉進去小巷兩步就會看到貧窮擁擠的勞工住宅。
Charles Booth's Map of Poverty, 1887-9
London Planner 上還列了一間 Brick Lane 必吃的麵包店,是 24 小時營業的猶太麵包店 Beigel Bake,這是倫敦第一家貝果烘焙坊,是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倫敦東區最主流社群猶太人 Ashkenazi Jews 所留下的足跡。儘管今日猶太人大多已離去而讓位給了孟加拉新住民,這間麵包店卻像是古蹟一樣提示我們這段歷史,當然現在它也推出各國不同風味的麵包或糕點,不過當然還是以每天馬不停蹄製造的幾千的貝果為金字招牌。這樣子室內只有日光燈與白色磁磚的麵包店,突然給我一種回到台北吃燒餅油條的錯覺,在倫敦好幾天都沒有遇到這麼令人感到如家鄉般隨性簡單的地方了,原來在東區都找得到!
東區擁有如此多層的移民歷史,從法國到猶太再到孟加拉,這些都具體印記在同一個神聖地標 Brick Lane Mosque上。這個倫敦東區的清真寺,既是個孟加拉的生活地景,也是法國人與猶太人的歷史地景,它一開始是 18 世紀中 Huguenots 的新教教堂,19 世紀歷經轉手後,19 世紀末猶太人漸漸聚集後成為猶太教堂,在 20 世紀末孟加拉社群成長後又轉用成為清真寺。教堂蓋起時是當時最新的喬治亞建築,兩百多年間,見證了東區的送往迎來、潮起潮落。東區的居民組成從來不穩定,總是給潦倒孤苦的新來者棲身之所,等著他們羽翼漸豐後離去,留下空間給另一批過客進來。
回到 Liverpool Street 搭地鐵,這才發現這個車站也有猶太人的足跡!就記錄在車站南側門口的猶太兒童撤離紀念碑 Kindertransport Memorial。這座雕像上一群小朋友,揹著書包帶著小帽綁著辮子,好奇地看著周遭倫敦的一切。他們都是二次大戰前夕,當納粹德國的排猶政策變本加厲時的德國猶太小朋友,此時雖然大屠殺還沒有個影子,但許多強迫遷移與財產充公政策已經讓全歐洲對猶太人的未來憂心忡忡了,英國政府於是早早安排了將猶太小朋友後送至英國安置的計畫 Kindertransport。
Kindertransport Memorial, 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London
Kindertransport Memorial, Gdańsk, Poland
看著紀念碑上寫著一個個德國波蘭奧地利與捷克城市們,都是我們在歐陸耳熟能詳也都相繼造訪過的熟悉地名,尤其上個月造訪波蘭 Gdańsk 才看過幾乎一模一樣的紀念碑!曾經這些地方都是歐洲的煉獄,而流離失所的人們何去何從呢?他們的庇護所就在海峽彼岸的倫敦。Liverpool Street Station 就是這群猶太小朋友進入倫敦的入族門戶:在歐陸上運到荷蘭再飄洋過海來到英國後,最後一站就是搭火車由此進入倫敦,就近送到東區的猶太人社區照顧。
另類文化基地 - Camden Town
趁著黃昏前,把握最後一小時去匆匆逛一下今天最後一個市集地點:Camden Town。這地方沒有什麼特定的外國移民社群,而是倫敦北邊的非主流文化天堂,擁有密度最高的市集與另類音樂場所。Coldplay 主唱與小辣椒夫婦就住在這裡,這裡住戶還有近年崛起的新爵士樂女王 Amy Winehouse,在此汲取此地的養分創作,也在此各 Live House 駐唱而發跡。
Camden Town 我也久仰大名了,又是從電影看來的,英國導演麥克李去年推出的小成本電影《無憂無慮》Happy-Go-Lucky 就在這裡拍攝,也是講一個住在這裡的非主流倫敦傻大姊的故事。這位傻大姊老師每天和市場裡的小販勞工甚至動物可以天真樂觀地熱情互動,但這樣無憂無慮無心機的生活風格帶進了倫敦其他地方,卻總顯得與道貌岸然的倫敦生活格格不入。可惜這部電影儘管在去年柏林影展大獲好評還給女主角贏了一隻銀熊獎,卻在全球市場行銷得不太成功,如果它像《新娘百分百》一樣紅的話,應該可以把 Camden Town 炒得像 Notting Hill 一樣炙手可熱吧?
Camden Town 最著名的市場是 Camden Lock Market,是個位在運河邊的水岸市場,聽起來就很有氣氛。這是Regent's Canal 的一部分,而 Lock 就是運河的水門,負責調節水門兩邊的水位高差,水門打開就可以將上水位那一邊的船送到下水位的另一邊,這就是運河航行的方式。而 Camden Town 這裡的水門與旁邊的倉庫、辦公室、船塢與碼頭維修設施,在短命的 Regent's Canal 很快就被英國鐵路所取代後,就空了下來,容納各種臨時的市集、演唱會、園遊會或展覽等社區活動。本來臨時的市集開久了逐漸建立起傳統,就成了現在可以一週開七天的 Camden Lock Market。
才走出地鐵站,其實已經看起來很有在台北逛西門町的感覺了,各種奇裝異服的路人、各類嬉皮龐克等離經叛道的服飾店、漆得五顏六色的磚牆上放著後現代的巨大廣告牌。這條好像叫做 Camden Market 還是 Camden Street Market…?搞不清楚了,Camden Town 這裡據說有五六個以上的市集,而且彼此規模各自擴大到連成一整塊市集特區了!不管這麼多,我們只有一個小時,當然先直衝運河邊的水岸市場。
Camden Lock Market 才是這裡最有魅力的市場,簡直像個迷宮一樣,要找古董、海報、紀念品和明信片有一棟看起來像小教堂一般的 Market Hall,要好玩的裝飾品和多彩的廉價服飾也有個天光頂蓋市場,更重要的是很多好吃的異國美食,在狹小陰暗各種氣味混雜的美食街,沿路各小吃攤的小弟小妹們扯開了嗓子招攬顧客,幾乎有台北士林夜市或台南小北夜市的感覺。
本市場令我們驚為天人的特色,當然就是水岸環境啦,讓市場的熱鬧與水岸的悠閒合而為一。年輕人買了食物或飲料,最喜歡跑到水岸邊大家一起坐下來吃,還有些人並不是來這裡買東西,而是和朋友約了來這裡聊天、寫功課、準備報告、或是一面野餐一面談吉他唱歌。如果我的學生時代就在倫敦度過,這一定也是我和同學們最喜歡來的地方!
今晚演出:Les Misérables
終於回到市中心 Queen's Theatre,迎接我們這一晚的的壓軸好戲《悲慘世界》,令人非常期待。節目單上說:悲慘世界的典故儘管是巴黎,但巴黎倫敦這雙城一直都互相是一面鏡子,也因此倫敦人對雨果悲慘世界感同身受、巴黎人也對孤雛淚心有戚戚焉。倫敦也因此非常熱衷這檔經典原著改編音樂劇,更受到廣大英國人民的迴響,簡直把這個巴黎故事當成了倫敦故事。
悲慘世界果然不同凡響!演員的唱功儘管未必比得上 10 週年演唱會的黃金組合,但傳說中的旋轉舞台更是經典的大絕招,完全抓到悲慘世界貫穿全書的二元對立特質,包括大敘事的貧與富、上層貴族與下層草民、綿密法律與單純人性、崇高理念與卑微生活、純淨天國與入世人間,也包括劇情中具象的警察與小偷、法院與妓院、軍隊與暴動學生、豪宅與街頭、真愛與單戀。一個旋轉舞台,可以讓人物無限地在舞台上動態行進,也可以將舞台分成兩個對立的世界,一首歌尚未結束時舞台倏地轉過 180 度,映入眼簾的是從天堂到地獄的驚人對立。
這也不是我第一次看音樂劇了,以前就在美國看過西城故事、歌劇魅影與媽媽咪呀,但沒有一個如同悲慘世界這樣令我震撼。雨果完全基於社會現實而呈現大時代各色處世態度縮影的原著,當然是本劇深度的最重要骨架,而令人慶幸的是音樂劇的詞曲創作也都很簡潔有力地借用短短幾場戲點出了原著動人的主題。
悲慘世界音樂劇,忠實地回應了昨日令我們震撼的倫敦北與南的歷史對立主題。儘管基於法國題材,它無疑地是我們心中最能代表英國的音樂劇。而回想起最能代表法國的音樂劇 - 同樣基於雨果著作的鐘樓怪人 Notre Dame de Paris,它則探討了悲慘世界未能探討的異鄉人問題,探討了大教堂作為道貌岸然拒人於外的壁壘、以及大教堂作為上層統治階級顧影自憐不願面對醜惡現實的庇護所。鐘樓怪人音樂劇充滿法式現代舞蹈與拼貼的另類張力,光看多國籍舞者以多國的肢體表現,就看見了巴黎自中世紀以來的國際大熔爐性格,倫敦又何嘗不是如此?
來到倫敦,滿滿的七天,沒想到最後一晚達到高潮的壓軸好戲,居然又把我的心帶回了布魯塞爾大廣場,懷念起我們幾乎每個禮拜都去瞻仰廣場老住客 - 法國作家、歐洲整合理念的先行者、也是歐洲古蹟保存理念的先驅 Victor Hugo。
- Sep 30 Wed 2009 23:11
倫敦的八種觀點:Day 7 市場,多樣活力的倫敦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